危害公共安全罪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但是需要满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等情形。
非法携带弹药危及公共安全罪既遂的量刑为:犯此罪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只有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对于情节显著轻微,携带数量很少,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则不宜认为构成本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最高判处死刑。危害公共安全罪包括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交通工具罪等,具体规定于刑法分则第二章。
1、构成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中的放火、决水、爆炸等罪的,判处3-10年有期徒刑; 2、如果是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3、如果构成该类罪中的失火罪、过失爆炸罪等罪的,判3-7年有期徒刑; 4、危害公共安全罪包含着造成不特定的多数人伤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危险,其伤亡、损失的范围和程度往往是难以预料的。因此它是普通刑事犯罪中危害性极大的一类犯罪。
自家房屋和他人房屋相隔近,如果放火烧毁自家房屋,可能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投放危险物质罪。
危害公共安全罪不一定会判处死刑。
投毒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依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危害公共安全罪作为一项概括性罪名,其中包含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毒等危害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行为;行为人投毒的,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依法应处3-10年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死缓不一定会限制减刑。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 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 死缓一般指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死缓是死刑缓期执行制度的简称,是我国特有的刑罚执行制度。一般认为死缓不是独立刑罚,只是死刑的执行方式,它对于缩小死刑立即执行的适用范围,促使罪犯改过自新具有重要意义。
吸毒是不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吸毒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应当收到相应的行政处罚。吸毒是不承担刑事责任的,吸食、注射毒品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至十五日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的人员,公安机关可以直接强制隔离戒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