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2011年11月1日《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施行前入伍的从非军事部门直接招收的士官,其服现役虽不满12年但满上士军衔规定年限的,在《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施行以后退出现役,可以选择按《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施行前政策由政府安排工作或自谋职业。 2、在2011年11月1日《退役士兵安置条例》施行后从非军事部门直接招收的士官,符合《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且未选择自主就业安置的,退出现役后由政府安排工作。也就是说在这之后入伍的直招士官和普通士兵一样需要满足《条例》规定的条件才能申请转业。
士官退役有多少退役金。 我国退役军人保障法规定:对退役的军士,国家采取逐月领取退役金、自主就业、安排工作、退休、供养等方式妥善安置。服现役满规定年限,以逐月领取退役金方式安置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逐月领取退役金。服现役不满规定年限,以自主就业方式安置的,领取一次性退役金。以安排工作方式安置的,由安置地人民政府根据其服现役期间所做贡献、专长等安排工作岗位。
在部队训练受伤住院满足条件的是可以转士官的。入伍后想转士官,要等义务兵服役期满后才能转为士官(即2年)。 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士兵服役条例》规定:士官从服现役期满的义务兵中选取。义务兵选取为士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志愿献身于国防事业; (二)能胜任本职工作; (三)具有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 (四)身体健康。 根据军队需要,士官也可以直接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 军官的话可以通过士兵提干或者考军校的渠道晋升,当然也可以通过立功:二等功直接提干,不过可能性很小。
1、夫妻双方都是现役军人的。由当事人所在单位领导或政治机关应当进行调解;调解无效,并符合婚姻法规定的离婚条件的,由政治机关出具证明后,方可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或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 2、夫妻一方是现役军人,军人要求离婚的。军人所在部队政治机关领导应当视情况进行调解,符合婚姻法规定的离婚条件,并经对方同意,政治机关方可出具同意现役军人离婚的证明,双方到地方婚姻登记管理机关进行离婚登记。
部队转士官的正常程序应该是连级单位向上申请,但现在名额什么的限制,有的单位人多名少,有的单位名额多人少。当然,不同部队的转士官考核内容可能有所差异,但无论考核什么内容,必定会与体能科目相关,所以在义务兵阶段打好体能底子非常有必要。 在部队里,除了考取士官学校,普通士兵转士官是很多人的选择目标之一,但如果想在部队转士官,也是需要很多条件的。义务兵选取为士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志愿献身于国防事业; (二)能胜任本职工作; (三)具有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 (四)身体健康。
部队转士官的正常程序应该是连级单位向上申请,但现在名额什么的限制,有的单位人多名少,有的单位名额多人少。当然,不同部队的转士官考核内容可能有所差异,但无论考核什么内容,必定会与体能科目相关,所以在义务兵阶段打好体能底子非常有必要。 在部队里,除了考取士官学校,普通士兵转士官是很多人的选择目标之一,但如果想在部队转士官,也是需要很多条件的。义务兵选取为士官,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志愿献身于国防事业; (二)能胜任本职工作; (三)具有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 (四)身体健康。
第一,应征对象。直招士官必须为大学生毕业生,可以是大专毕业生,也可以是本科毕业生。如果大学生没有毕业,不能应征直招士官;而定向培养士官是普通高中毕业生。 第二,年龄限制。由于直招士官是大学毕业生,所以参军时往往年龄比较大,即便18岁上大学,本科四年毕业就22岁了,所以规定直招士官的年龄不得超过24岁周岁(男性)或23周岁(女性);而定向培养士官为高中毕业生,年龄较小,规定不得超过20周岁(男女)。 第三,学习训练氛围。直招士官的对象为高校毕业生,在他们成为直招士官之前,跟其他大学生没什么区别,在学校以学习为主,几乎不会涉及任何军事训练;定向培养士官其实就相当于小型版的国防生,他们所学的专业跟部队所需专业对口,毕业后就能分配到相应的部队,而且在校期间穿军装,日常生活以学习和训练为主。
转士官的决定权在部队手里,经过团以上单位批准。很多进入部队的士兵没有如愿考上军校的,转而开始走向另一条道路就是转士官,可是走这条路也让不少士兵有着不同的苦恼,而想要转士官就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看。首先士兵想要套改为士官就必须着重看军事素质的表现,并且尤其是在基层连队以及平常的训练任务以及军事技能上一定要有过硬的条件,而且也要在均是达标的基础之上转士官还要看本人在连队的生活作风上的表现,工作上沟通和能力的条件等等。
部队士官发12个月的工资,年终会发年终奖。年终奖一般是和十二月的工资一起发,军人的不叫第十三个月工资,叫奖励工资,需要干部部门考核然后给财务部门出具通知确认,财务部门报领计发。由于他有滞后性,所以有的部队与12月份工资一并计发,也有的与次年1月份工资一并计发。
一期士官探亲假天数分以下情形计算;已婚士官与配偶不在一地生活的,每年享受一次探望配偶假,假期40天;未婚士官(离异、丧偶士官)与父母不在一地生活的,一级士官任期内享受两次探望父母假,每次假期20天;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