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侦查最多两次,一次不超过一个月。 补充侦查,是指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程序,在原有侦查工作的基础上,对案件中的部分事实情况作进一步调查、补充证据的一种诉讼活动。 法律依据:《公安机关适用刑事羁押期限规定》 第二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经审查后决定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公安机关在接到人民检察院退回补充侦查的法律文书后,应当按照补充侦查提纲的要求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 补充侦查以两次为限。对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退回补充侦查两次后或者已经提起公诉后再退回补充侦查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拒绝。 对人民检察院因补充侦查需要提出协助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协助。
依据对象来定。 探亲假,是指职工享有保留工作岗位和工资而同分居两地,又不能在公休日团聚的配偶或父母团聚的假期。它是职工依法探望与自己不住在一起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配偶或父母的带薪假期。 (一)职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 (二)未婚职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本单位当年不能给予假期,或者职工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 (三)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
报工伤通常60天内作出。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依据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由此可得出刑拘的最长时间为37天。
规定产假98天。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女职工在孕期不能适应原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予以减轻劳动量或者安排其他能够适应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并应当在劳动时间内安排一定的休息时间。怀孕女职工在劳动时间内进行产前检查,所需时间计入劳动时间。
所谓旷工,就是指劳动者未经请假即缺勤,缺勤就是劳动者应到而未到岗工作。判断劳动者是否到岗工作并不以是否有考勤记录作为唯一标准,关键是是否到岗工作。劳动法并没有规定劳动者旷工多少天,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因此,员工旷工几天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合同,应由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进行规定。这里应注意用人单位规章制度需要具有合法性,包括内容合法和程序合法。内容合法,指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程序合法主要指,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制度制定好以后,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军人可享受10天婚假。 按法定年龄结婚的(女20周岁,男22周岁),可享受3天婚假。法律规定:晚婚的军队人员,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晚婚假7天。晚婚假期间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 1、夫妻双方同为军队人员,双方达到晚婚年龄的,双方享受晚婚假。 2、夫妻双方只有一方为军队人员,一方达到的,一方享受。不是军队人员的另一方按照地方有关规定执行。所以满足晚婚条件的军人婚假是婚假3天+晚婚假7天=10天。
60个工作日是多少天?60个工作日没有特殊节假日的话是12个星期。因为一周七天中有5个工作日。 为了合理安排职工的工作和休息时间,维护职工的休息权利,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国家实行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40小时的工时制度。从1995年5月1日起,我国普遍实行每周工作5日(周一到周五)、每日工作8小时的工时制度。
从正式逮捕到最终判决,最短时间为4个月,最长可以达到15个半月。这一时间范围涵盖了侦查、审查起诉、一审以及可能的二审等各个阶段。
核心结论:刑事案件从法院受理到作出判决的一般审理期限为2-3个月,但受案件复杂程度、程序类型等因素影响,最长可延长至6-15个月甚至更久。具体时间需结合案件类型、证据情况、是否补充侦查等综合判断。 一、影响判决时间的核心因素 1. 案件复杂程度 简单案件(如轻微盗窃、单人犯罪):适用简易程序,1-2个月可结案。 复杂案件(如团伙诈骗、跨国犯罪):因需调查关联人员、跨区域取证等,审理期限可延长至6个月以上。 特殊案件(如死刑、重大集团犯罪):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后,审理期限可突破常规限制。 2. 审理程序类型 普通程序:法院受理后2个月内宣判,最长不超过3个月(《刑事诉讼法》第208条)。 简易程序:立案后2周至1.5个月审结,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案件最长延至45天。 速裁程序(轻微案件):10-15日内审结。 3. 程序变动与补充调查 补充侦查:检察院退回补充侦查的(每次1个月,最多2次),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改变管辖:如案件移交其他法院审理,期限从新法院收案之日起重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