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执行人不一定是老赖。 老赖一般指失信被执行人,即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被执行人,但是被执行人不一定是失信被执行人。根据法律规定,被执行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才会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 (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 (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 (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被执行人可以坐d字头二等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第三条规定,被执行人为自然人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得有这几项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其中最后一项规定的就是“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其他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因此,被执行人可以乘坐D字头二等座,但不能乘坐D字头一等以上座位。
失信企业一般指违背市场竞争原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认定为统计严重失信企业: (一)编造虚假统计数据; (二)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违法数额占应报数额比例较高,违法数额较大; (三)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情节严重; (四)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或者拒绝提供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五)有其他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应当受到行政处罚。
失信被执行人正常期限是2年撤销,如果出现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至三年。 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提前删除失信信息。
被录取后复读目前是不算失信的。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失信被执行人什么时候能从黑名单消除,是没有具体时间的,如果履行了法律文书的,在履行三日内删除,如果是不履行的,一般是二年后删除。但是关于征信记录5年才能删除。 失信被执行人与征信记录是两个不同体系管辖的事项,失信被执行人属于法院司法体系的管辖,征信记录属于人民银行征信体系的管辖。征信记录应当保存5年是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5年,并不是法院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删除后5年。司法体系只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不负责征信记录。已经履行完毕司法文书规定义务的被执行人应当移除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被强制执行不一定算失信。
4月12日,江西省贵溪市人民法院结合该院“铜都亮剑”执行行动,积极发挥“执行110”热线快速响应优势,在半小时内成功扣押被执行人名下车辆,充分彰显法治威慑力。
会通知,只有拒不履行的才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失信被执行人是指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抗拒执行”等法定情形,从而被人民法院依法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人民法院决定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应当制作决定书,决定书应当写明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理由,有纳入期限的,应当写明纳入期限。决定书由院长签发,自作出之日起生效。决定书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律文书送达方式送达当事人。
一般是五年;除非原债务人偿还债务或者担保人偿还债务,否则会一直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人一般会被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也不排除法院会进一步采取强制措施执行现有财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录入最高人民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并通过该名单库统一向社会公布。各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其他方式予以公布,并可以采取新闻发布会或者其他方式对本院及辖区法院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