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宪法宣誓制度纳入《宪法》是2018年的宪法修正案中提出的。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法律依据】 《宪法》第27条,一切国家机关实行精简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反对官僚主义。一切国家机
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有143条其五个修正案共有52条。 【法律依据】 《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宪法规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法律依据】 《宪法》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宪法的制定修改监督的主体是全国人民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分之一以上的代表,《宪法》第64条第一款规定:修宪案由全国人民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分之一以上的代表提出。《宪法》第64条规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出修宪草案,并提请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将中国特色写进宪法的是2018年宪法修正案。 【法律依据】 《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宪法规定我国国家机构活动和组织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治国原则。 【法律依据】 《宪法》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大法,规定拥有最高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于1954年9月20日、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并历经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五次修订。 【法律依据】 《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
宪法序言中推动五个文明协调发展是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法律依据】 《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为: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人权保障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和民主集中制原则。 【法律依据】《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人大修改宪法的内容是: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中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删去; 2、调整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 3、完善依法治国和宪法实施举措。 【法律依据】根据《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