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赔偿的项目不尽相同,主要包括: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上述是否都
工伤赔偿标准,又称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是指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亲属依法应当享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
单位或者职工一方要去办理工伤保险赔偿的,需要先申请工伤认定,在获得工伤认定决定书后,则可以去向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工伤赔偿,向其提交决定书、医疗费、劳动能力鉴定费的单据等资料,等待其审核后给予赔偿。
受伤职工所在单位在事故发生后的30日内向所在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用人单位未按时提出申请的,受伤职工及其近亲属可以在事故发生的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被认定为构成工伤后,就可以获得工伤保险赔偿。
双重劳动关系下工伤保险赔偿责任的承担方式:没有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企业内退人员,在与原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前提下,到另一单位从事劳动、接受管理的,劳动者与新用人单位之间的用工关系也是劳动关系。劳动者在新单位工作期间发生工伤事故的,新用人单位是工伤保险责任的赔偿主体,应由其承担工伤待遇赔偿的各项义务。
1、工伤保险最高赔偿职员60个月的工资,当职工发生事故受到伤害后,作为用人单位也好,受伤职工也好,除了积极治疗外,首先要把握好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这是受伤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保障的前提。 2、这就要求用人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申报工伤的手续。如果超过期限,就很难认定了。 3、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4、工伤员工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的方式申请人身损害赔偿。当事人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写明工伤的具体情形、写清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并写明自己的诉讼请求。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1.医疗住院期间的膳食津贴费用。 2.因伤势严重需转往外地治疗所产生的交通费以及居住场所的租赁费用。 3.在劳动者因疾病或意外导致暂时无法工作时,雇主支付其在此期间的岗位工资以及提供陪同护理的相关支出等。 4.指因受伤而致残的劳动者,由联邦法律补贴5至6级残障者每月的伤残津贴,比例为他们原本工资的70%到60%左右。 5.对于5级至6级的伤残职员,如果雇主不能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工作,则根据个人的意愿发放一笔一次性的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各等级工伤总金额差距为4个月),这将同时也代表了工伤保险关系的终止。 相对而言,对于7级至10级的伤残职员,如果劳动合同终结或员工自己主动提出离职,那么他们会得到一笔数额不等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各等级工伤总金额差距亦为4个月),以此同时,工伤保险关系也告终止。
赔偿医疗费康复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以及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辅助器具费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的赔偿数额需要根据具体伤残鉴定标准来确定。
准好要求的材料后,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报取得相应赔偿。 职工在工伤认定后,其发生的工伤医疗费用,凭工伤认定结论、出院小结复印件,辅助器具配置核准与费用结算,工伤职工需要配置辅助器具的,凭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填写《工伤职工配置辅助器具申请表》。
工伤赔偿的程序: 1、先进行工伤认定,并取得工伤认定书; 2、存在劳动能力障碍的,需要申请伤残鉴定; 3、由用人单位依法为员工申请工伤待遇; 4、工伤保险行政部门作出下发工伤待遇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