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慈善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假借慈善名义或者假冒慈善组织开展募捐活动,骗取财产。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三十条规定,捐赠活动存在偷税、逃税行为的,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
对于公益性的捐助,《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上都有相应的规定,《民法典》的第六百五十八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第四十一条,捐赠人应当按照捐赠协议履行捐赠义务。捐赠人违反捐赠协议逾期未交付捐赠财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慈善组织或者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要求交付;捐赠人拒不交付的,慈善组织和其他接受捐赠的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或者提起诉讼:(一)捐赠人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公开承诺捐赠的;(二)捐赠财产用于本法第三条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的慈善活动,并且签订书面捐赠协议的。捐赠人公开承诺捐赠或者签订书面捐赠协议后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经向公开承诺捐赠或者书面签订捐赠协议签订的民政部门报告并向社会公开说明情况后,可以不再履行捐赠义务。
赃款捐了慈善不需要追回。 因为慈善机构是可以向全社会公开募集慈善款的,而且并不审查这笔款项是来自何处,是何种性质,一律默认为来源于合法途径,属于合法资金。 也就是说慈善机构所得的募捐都是慈善机构善意有效取得,而且慈善款一般用于公益事业的,是对全社会有益的资金,用得其所,即使以前是赃款,通过慈善机构的使用也就净化了其不洁性。故不存在慈善机构退还捐款情形。 另外,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可以撤销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