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历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扣除。 依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八条,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第九条 个人接受本科及以下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符合本办法规定扣除条件的,可以选择由其父母扣除,也可以选择由本人扣除。 第十条 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应当留存相关证书等资料备查。
2021年专项扣除填晚了可以补。具体操作如下:1、登录个税app,点击我要办税。2、之后点击专项扣除填报。3、点击扣除年度,选择需要补填的年度,点击确定。4、之后选择相应的扣除信息分类。5、点击进入填报。6、输入相应内容,起始日期选择补填月份开始的日期,结束日期正常填写,填写好之后,点击下一步。7、如果补填月份是当年的,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如果补填月份是上年的,则选择综合所得年度申报,之后点击提交即可。
职工患病,医疗期内停工治疗在6个月以内的,其病假工资按以下办法计发:1、连续工龄不满1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发给;2、连续工龄满10年不满2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发给;3、连续工龄满20年不满30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发给;4、连续工龄满30年及其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95%发给。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上浮5%。经济效益差,难以达到上述标准的企业,经本企业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可以适当下浮。
年终奖个税可以采取单独计税方法,无需专项附加扣除。 财政部、税务总局制发了《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对纳税人在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以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奖金全额除以12个月的数额,按照综合所得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以避免部分纳税人因全年一次性奖金并入综合所得后提高适用税率。
发工资个人所得税扣除视以下情况而定: 1、工资不满5000的,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2 、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含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含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及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工资扣税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乘税率-速算扣除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所扣税额由企业进行核算,并在发放给职工前进行代扣代缴,然后统一到当地地税局申报缴纳。
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绩效考核应当是企业工资项目中的一个,属于工资的一部分。劳动争议仲裁法规定,因工资发生的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1、理清工资计算与发放的依据,让克扣工资的情况明明白白的显示出来; 2、询问克扣工资的原因; 3、本人要清楚,工资我国法律规定:工资是不可以扣、罚的。工资一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固定工资,根据出勤天数计发,不得克扣,即使是做错了事也是不可以克扣的;另一部分为奖金部分,可以根据个人的工作表示决定给多或给少。
根据新个税法的规定,如果工资已扣除各项社保费用,7000元工资所扣税费为60元。 计算步骤如下: 月薪7000元扣除个人所得税算法如下: 1.应纳税所得额=工资收入金额-各项社会保险费-起征点(5000元) 2.应纳税所得额=7000-5000=2000 3.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速算扣除数 4.应纳税额=2000x3%-0=60元 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项经费分别指的是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 (1)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2)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3)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纳税年度扣除。
辞职后扣两个月保险的原因:正常辞职扣两个月奖金是不合理的,你可以找当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请执法部门帮忙维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