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和30%。
卫生部分级护理是指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卫生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标记:一级护理为红色、二级护理为绿色、三级护理可不设标记) (1)特级护理: 1)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①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现行的孕妇产假,主要由基础性产假和奖励性产假两部分组成。 基础性产假为《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明确的“98天产假”;而大家关注的晚婚晚育假已经取消了,改为奖励性产假,由各地自行规定,全国无统一标准。 不论是生育一孩、还是二孩,以及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再生育的,都可以享受陪产假。 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实施,各地相继修订最新生育条例,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的同时,将取消原来的晚婚
各级别护理时间规定: 特级护理:24小时看护。 一级护理:每15~30分钟(新标准为1h)巡回观察一次病人。 二级护理:每1-2小时(新标准为每2h)巡视一次。 三级护理:每日巡视2次(新标准是3个小时巡视一次)。 一、特级护理 适用对象:用于生命垂危、病情多变,随时需要进行应急抢救的病员以及大面积灼伤,大手术后病人,24小时专人守护。 二、一级护理
在我国男护理工资一般是多少,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 工资是用人单位按照法律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规定》,工资包括: 计时工资是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包括地区生活补贴)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 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实行结构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基础工资和职务(岗位)工资; 计件工资是指对已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62条规定,女职工享受正常的产假,不少于90日,丈夫陪护假是7天。 《人口于计划生育条法》规定,女职工晚育的,产假延长至180日,丈夫陪护假是5-10日,可适当延长。
护理费的赔偿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1条规定: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按照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的意见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工伤伤残级别鉴定可以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是鉴定标准判定伤、病职工劳动能力、伤残程度的工作。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 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
工伤护理费用标准: 1、住院期间有专门护工护理的,按护理费单据载明的金额确定; 2、安排有固定收入来源的亲属护理的,按其亲属收入证明载明的金额确定,但不得超过当地上一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 3、安排无固定收入来源的亲属护理的,可按当地一般护工市场价格水平确定。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一条,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