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不回家报警有用吗1、未满16周岁的孩子父母有权进行监管,不得离开父母单独不回家居住。如果对方自愿离开家,报警是解决不了问题,建议当事人与孩子良好沟通。成年孩子离家出走报警有用,具体如下:(1)成年孩子离家出走超过24小时可以按照失踪报警,公安机关会立案备案;(2)离家出走超过24小时可以按照失踪报警,可向失踪人户籍所在地刑警队报告失踪人口或者在失踪地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受理后,根据所侦察情况决定是否立案。
楼下一直吵架可以报警。扰民可以报警,警方受理报警后,会依法查明是否存在上述违法事实,查证属实,会在首次出警时,给予违反社会噪声污染防治法的一方予以警告。如果邻居再次报警或己方再次违反社会噪声污染防治法,影响周边邻居,经警方再次调查属实,将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行政罚款。
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规定只可以报警让公安机关进行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但是不能让公安机关给予拘留,并且与报警的次数没有关系,这是因为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这种情形没有规定拘留的行政处罚,我国法律只规定了公安机关可以对噪音扰民的行为进行警告以及罚款,噪音过于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受侵犯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但是也仅仅是民事层面的处理。公安机关对楼上扰民的行为可以处以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不能对此拘留。
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及时报警,公安机关接到报警的,就会立案受理。如当事人在事故发生时未报警的,事后又请求公安机关处理的,公安机关经核查交通事故存在的,会予以立案受理。
遇到诈骗的,应到当地派出所部门报案,携带相关证据有助于及时立案处理。如果公安机关不给立案或者处理速度上不满意,可以向上一级管理部门举报。也可以直接带相关证据去法院起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向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报案的话拨打110或到最近的公安局办事机构都可以,他们不会拒绝接受的,而且你说明情况对方会自动归入该管的部门。如果去法院起诉后公安机关立案的,法院的起诉无需撤诉,法院会中止审理。到刑事处理有结果后,法院或继续审理。如果刑事立案后,民事部分撤诉的,刑事审理时,是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只能另案起诉。
如果是经派出所要求而去验伤的,是可以的,如果未经派出所同意而私自去验伤的,则没有法律效力。打架验伤通常是需要公安机关出具伤情鉴定委托书在24小时内,如果是轻伤需要负刑事责任,否则就是行政拘留以及赔偿一方医药费等费用,一般是在3天内作出鉴定结果。
在微信上收到威胁构成犯罪的可以向公安报警,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
如果别人欠钱不还不能报警。因欠钱不还拨打110报警的,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受理,欠钱不还属于经济纠纷,不在公安机关管辖范围。欠钱不还可以先与对方协商,约定分期还款。协商不成需要通过诉讼解决。去法院起诉立案需要提交原告身份证明材料复印件、起诉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副本)、证据复印件一份、并预交诉讼费用。
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会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
在网上被骗的,可以拨打110报警电话进行报警,也可以去公安机关报警,公安机对于报案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