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律上面拘役不是拘留,拘役和拘留的区别: 一、性质不同。 二、适用的对象不同。 三、适用的机关不同。 四、期限不同。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二十三条,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制作拘留通知书,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拘留通知书应当写明拘留原因和羁押处所。
依法被判拘役算前科。根据《刑法》第四十三条,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罪犯被判拘役不能取保候审,在我国并没有保释的说法,刑法中与其类似的规定是取保候审,这一般是发生在刑事案件判决之前,而拘役在属于刑事处罚中的一种,自然在宣判之后就会确定判处拘役。因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是不能适用取保候审的。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
罪犯被法院判拘役的由公安机关就近在看守所内执行,不押送监狱收监强制执行劳动改造。被判处拘役的罪犯,一般是指所犯罪行较轻,但具有一定的人身危险性。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四条,拘役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被判处拘役能不能判缓刑要根据案情以及嫌疑人的具体情况来判断,缓刑的适用对象主要就是两类,包括被判拘役的罪犯和被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除此之外,其实还需要满足其他的条件之后,那么才有可能被适用缓刑。因而要是犯罪分子主刑被判拘役的话,只能说之后适用缓刑的可能性会很大,但不一定是绝对会适用缓刑。 【法律依据】 《刑法》第72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
前罪被判拘役的不能构成累犯。 【法律依据】《刑法》第六十五条: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 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拘役追诉时效期限为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①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 ②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0年。 ③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 ④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
生产销售假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一条【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条所称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
被判处拘役,符合缓刑条件的,有可能会判处缓刑。 适用缓刑的条件: (1)被判处拘役或者短期有期徒刑; (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暂不执行所判刑罚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3)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法律依据】《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
醉驾被判处拘役会影响子女的公务员考试、警校招生、军校招生、银行招聘、国企招聘等的政审,政审不合格是不予录用的。 根据《征兵政治审查工作规定》第八条:公民家庭主要成员、直接抚养人、主要社会关系成员或者对本人影响较大的其他亲属; 有被刑事处罚、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或者有严重违法问题尚未查清,本人有包庇、报复言行的,不得征集服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