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受害人因人身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而使其遭受精神痛苦或精神受到损害而要求侵害人给予赔偿的一种民事责任。 其次,因人身权益或者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侵害,自然人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再次,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权行为的目的、方式、场合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理诉讼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精神损害赔偿的种类如下: (一)侵害人格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二)侵害身份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三)侵害财产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四)侵害婚姻关系的精神损害赔偿; (五)侵害死者的精神损害赔偿; (六)违约行为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
1.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是否需要在诉前财产保全; 2.准备民事诉状、证据; 3.受害人以原告的身份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民事诉状和相关证据; 4.法院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被告收到起诉状后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5.开庭审理; 6.判决、裁定,送达判决书或裁定书。
《精神损害赔偿解释》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的三种类型: 1、造成死亡的,应当赔偿死亡; 2、残疾的,给予残疾赔偿; 3、侵权未造成死亡或者残疾的,应当赔偿精神抚慰金。当自然人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尊严权和人身自由权受到非法侵犯时。
损害赔偿一般会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如果造成残疾,还会赔偿残疾赔偿金和辅助器具费,造成死亡的,应当赔偿死亡赔偿金和丧葬费等。
因不可归责于受托人的事由,委托合同解除或者委托事务不能完成的,委托人应当向受托人支付相应的报酬。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时,因不可归责于自己的事由受到损失的,可以向委托人请求赔偿损失。 委托人经受托人同意,可以在受托人之外委托第三人处理委托事务。因此造成受托人损失的,受托人可以向委托人请求赔偿损失。
对交通事故赔偿协议进行公证的,当事人需要准备协议书、身份证明、事故责任认定书等内容,到交通事故发生地公证机关办理公证。 公证机构经审查,认为申请提供的证明材料真实、合法、充分,申请公证的事项真实、合法的,应当自受理公证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当事人出具公证书。 但是,因不可抗力、补充证明材料或者需要核实有关情况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期限内。
如若出现婚姻无效或被撤销之情形,无过失方将有权依法向对方索取损害赔偿。
嫖娼这一行为并不被列入法定的婚姻破裂原因之中,因此不会对财产分割产生任何不利影响,即无法申请离婚损害赔偿。
1、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为三年,环境损害赔偿的最长诉讼时效是二十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