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不同类型的非法经营行为,非法经营数额70万元的定罪量刑也是有所不同的。 比如非法经营烟草数额在70万元的,属于情节特别严重,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违反国家规定非法向信用卡持卡人直接支付现金的非法经营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才定罪处罚。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罪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及公私财物所有权。
盗窃罪最低数额是一千元。 盗窃罪立案标准是: 1、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以上的; 2、二年内盗窃三次以上的; 3、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与外界相对隔离的住所盗窃的; 4、在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他人随身携带的财物的; 5、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诈骗罪中数额巨大是指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 根据法律规定,行为人犯诈骗罪,如果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其他严重情节包括诈骗救灾和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等。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2、[合同诈骗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侵占罪数额的计算方式主要有二: 一为重置价值,即在市场上购买同质同量财物所需的货币量; 二为折旧价值,即按一定的折旧率计算得出的财物价值。原则上应依行为人拒不退还、拒不交出之时的重置价值确定行为对象价值。 侵占罪的起点数额应参照适用盗窃罪的起点数额为宜,据最近有关司法解释,盗窃罪的数额较大为1000—3000元,侵占罪也还是会根据侵占的数额进行判决。 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原则上,只要个人心态上存在着图谋获取不当利益的念头,那么无论其最终结果如何,都将被判定为行贿罪,然而,如果动机不变但由于各种主观无法控制的因素而未能达成其目的,便属行贿罪的未遂情况。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对行贿罪的既遂与未遂的评判标准已采取了一种所谓的“给付说”观点,这种理论认为,犯罪的完成标志在于行为人实际施加赠予金钱或其他财物的行为本身,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不考虑接受贿赂者是否真实地收下了这些钱物,亦或是他们是否真的为行贿者谋求到了非正当经济利益;然而,对于行贿未遂的罪名,可按照与既遂相似的情形,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