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 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
敲诈勒索罪的刑罚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根据敲诈金额和情节严重程度,刑罚有所不同:法规 1.敲诈勒索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敲诈勒索罪数额巨大的立案标准,以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为起点; 2、根据规定,敲诈勒索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达到“数额巨大”的标准。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构成的犯罪。
敲诈勒索罪的主体不包括单位,因此不能是单位犯罪。
敲诈勒索罪一般是指,通过恐吓、威胁或要挟等手段,为了非法占有,或非法占用他人公私财物的行为。 犯本罪的立案金额标准具体如下: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为起点;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巨大”,以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为起点。
索回赌资不一定构成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罪被刑拘后的判决主要取决于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的规定,对于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如果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将会被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不能成为敲诈勒索罪的主体。 敲诈勒索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而单位作为一个集体,并不具备自然人的属性和特征,因此不能成为敲诈勒索罪的主体。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单位不能成为敲诈勒索罪的主体,但单位的员工或成员有可能以个人身份实施敲诈勒索行为,从而构成犯罪。在这种情况下,犯罪责任将由实施犯罪行为的个人承担,而不是由单位承担。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以1000元至3000元为起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相关规定,行为人冒充治安联防队员“抓赌”、“抓嫖”、没收赌资或者罚款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
从以下几个方面区分敲诈勒索罪和受贿罪: (1)侵犯的客体不同 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其他的权利; 而受贿罪侵犯的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 (2)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 敲诈勒索罪主要是以暴力加害被害人及其亲属、揭发他人的隐私或不正当行为危害他人的名誉、地位、前途及毁坏他人的财物、破坏生产或营业等相威胁或要挟,强行索取公私财物,具有明显、公开、强行的特点; 受贿罪则主要是在进行公务的活动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向他人索取财物或者以为他人谋利益相交换,索取他人财物,一般是利用对方有所要求之机会主动索取财物,并不使用强行的手段,尽管有时也可能刁难、要挟,但索取手段较隐蔽,方法婉转。 (3)犯罪主体不同 实施敲诈勒索行为的人是一般的人,但是受贿的人是国家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