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跟敲诈勒索的区别主要是客观要件不同。绑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敲诈勒索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1、抢劫罪表现为当场以暴力或威胁抑制被害人反抗,从而当场直接取得财物;而敲诈勒索罪一般表现为通过要挟或威胁的方法,对被害人精神上施加压力使其感到恐惧,从而被迫交出财物。 2、逼迫被害人手段、方式不同。抢劫罪逼迫手段只有暴力和暴力相威胁,并且是当面当场实施。敲诈勒索罪除了暴力、威胁手段外,更多是通过揭发隐私、栽赃陷害、诋毁名誉、破坏财物、阻止权利行使等非暴力手段,逼迫被害人。 3、实施暴力、威胁目的不同。抢劫罪中,行为人实施暴力或威胁的目的单纯是为了获取财物,即通过暴力使被害人不敢反抗或失去反抗能力,以此取得财物。敲诈勒索罪中,行为人实施暴力或威胁的目的,更多是为了使被害人心理产生惧怕,便于控制被害人; 4、实施暴力程度和取得财物方式不同。抢劫罪中暴力程度极高,被害人或已被当场实施暴力,或处于随时被实施暴力的严重危险状况中。行为人的暴力足以压制被害人,使之不敢反抗或失去反抗能力,从而迫使被害人被动交付财物。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就可以立案了。根据法律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私下和解金额本身并不直接构成敲诈勒索,关键在于和解的过程和金额是否合理、合法。 敲诈勒索的定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是指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行为。这是敲诈勒索的法定定义,和解金额若是在合法、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并不构成敲诈勒索。 和解的合法性: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这表明,和解是一种法律允许的解决纠纷的方式,和解金额是在双方自愿、合法的基础上达成的,不属于敲诈勒索。 和解金额的合理性:虽然和解金额本身并不直接构成敲诈勒索,但如果和解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等不正当手段,导致和解金额显著不合理,那么这种行为可能构成其他违法行为,如欺诈等。因此,和解金额的合理性也是判断其是否合法的重要因素。
婚外情敲诈勒索是否犯法要分情况处理。因为婚外情给予的精神补偿费在合理范围内不算是敲诈勒索,有相关证据支持的,应该及时给与补偿。如果一方或者第三人存在在以恶害相通告,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使另外一方产生恐惧心理的行为的,涉嫌敲诈勒索,可以视情形轻重报警处理。提供证据,经调查核实确有违法情节的,一般会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敲诈勒索加诈骗罪判三到十年有期徒刑,敲诈勒索罪的基准刑是三年,而量刑有三个标准。 对于涉案财产较大的,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涉案财产巨大的,可判处三到十年有期徒刑;而对于涉案财产特别巨大的,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专业分析:敲诈勒索罪在检察院能取保候审,只要满足以下的条件就可以:《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敲诈勒索罪一般情况下属于公诉案件,而我国法律规定,公诉案件不可撤诉。 公诉案件的诉讼权属于国家,不属于被害人,被害人只有在公诉机关非法不起诉的情况下,拥有补充诉讼权。 但是,加害人充分赔偿被害人的损失是可以影响量刑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42条规定: “宣告判决前,人民检察院要求撤回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审查撤回起诉的理由,作出是否准许的裁定”。
诈骗,敲诈勒索如何判需要看案情,一般会按诈骗罪处理,只要参与其中都会构成犯罪。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1、犯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敲诈勒索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取决于涉及的金额。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敲诈勒索公私财物,如果数额达到了2000元,就可以认定构成犯罪,即可以立案。具体数额标准如下: 数额较大:公私财物价值在2000元至5000元以上,通常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公私财物价值在3万元至10万元以上,通常会面临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公私财物价值在30万元至50万元以上,将会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