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可以立案。出现校园暴力,应该先由公安处理,罚款、拘留等,现予以行政处罚。另外,校园暴力还可以起诉处理,可参照一般民事诉讼程序执行。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依法应负损害赔偿责任。 校园暴力施加暴力的一方承担的责任,主要有以下两种: 1.刑事责任 现在还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是未成年人,即使是犯罪也不用负刑事责任,我们知道,已满十六周岁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校园暴力的施害人如达到法定年龄,则法院应对犯罪嫌疑人加以刑罚。 2.民事责任 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依法应负损害赔偿责任。
第一要保持镇静。在欺凌与暴力来临之际,不要惊慌,首先告诉自己不要害怕,尽量运用自己的智慧与施暴者进行周旋,达到既能保护自己,又能巧妙制服对方的最佳效果。同时,一定要记住欺凌者和施暴者的人数和体貌特征,以便事后及时报警或报告老师。 第二要勇敢说“不”。大声地提醒对方,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违法的行为,会受到法律严厉的制裁,会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在能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大声呼喊求救。 第三要及时报警。如果受到伤害,一定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让他们协助自己报警。不要留下“好欺负”的印象,如果一味纵容他们,他们不仅还会不停地来纠缠你,而且还会继续危害其他同学。 第四要避免以暴制暴。同学之间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要学会互谅互让,和平解决,如果协商无效,掌握足够的证据走法律渠道解决问题,如果以暴制暴,同样违法,更无助于事情的解决。
12岁校园暴力,故意造成对方伤害的行为,是否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主要看伤害的程度,如果是轻微伤的,那么,不构成犯罪;如果是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对于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对于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校园暴力判缓刑的情形: 1、因校园暴力行为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适用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学校校园内、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学校的教育活动中,由老师、同学或校外人员,蓄意滥用语言、躯体力量、网络、器械等,针对师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实施的达到某种程度的侵害行为,都算作校园暴力。它属于社会暴力的一种。 校园暴力的三种形式:一、语言暴力。二、身体暴力,凭借身体的优势来打击比较弱的同学。三、心理暴力,指的是不断重复地采用语言或其他诡计,影响别人学生生活,造成对方精神或心理状况发生不良改变,这其中也包括不断重复的侮辱性手机短信、网络微博。如果遇到了校园暴力,学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如遇事不要忍气吞声,要及时告诉家长或着老师;身上尽量不携带太多的钱物;受到暴力侵害时,立即采取灵活的应急措施,不刺激对方,以减少被侵害程度,事后立即报案。 二、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出外办事不单独行动,要与同学结伴而行,以免发生意外。 三、养成谨言慎行习惯。在学校日常生活中,不要说刺激、伤害别人的话;与他人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尽量用和缓的语言和手段加以处理等等。
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1.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如遇事不要忍着不吭声,要及时告诉家长或者老师;身上尽量不携带太多的钱物;受到暴力侵害时,立即采取灵活的应急措施,不刺激对方,以减少被侵害程度,事后立即报案。 2.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如交友要谨慎,少与行为不端的人联系,不要上网交友,更不要网恋或私自会见网友;出外办事不单独行动,要与同学结伴而行,以免发生意外。 3.校园安全教育不可少 学校全面加强安全教育,定期开展法制讲座,组织全体师生看法制教育电影,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校园暴力。
一、孩子被校园暴力了,家长应该怎么办孩子被校园暴力了,家长应该如下:(1)对于校园暴力没有伤害到孩子人身安全的情况下,家长可以联合学校处理校园暴力,要求学校找实施校园暴力的学生的家长,通过对方家长,遏制校园暴力;(2)当校园暴力行为严重时,家长可以报警处理校园暴力。对于孩子人身受到损害的,家长可以与实施校园暴力的家长协商赔偿,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学校调解赔偿;调解不成的,可以向法院起诉赔偿。
校园暴力是犯法的,在行为人具备相应的主体资格,校园暴力的实施情况达到一定标准时,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可能触犯的法律包括民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
校园暴力的赔偿金额是根据受害者的实际损失和多个赔偿项目综合计算的,无法给出具体的数值。在具体案件中,赔偿金额和标准应根据受害者的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具体计算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