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找楼上业主:如果楼上业主确因装修或铺设水管造成楼下住户“受水”,楼上住户应及时查找漏水原因并进行维修,还应当就其不当行为给楼下住户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民法典》第二百九十六条规定,不动产权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铺设管线等利用相邻不动产的,应当尽量避免对相邻的不动产权利人造成损害。 2、找开发商:房子还在保修期内,又确信不是人为破坏时,不管是受损业主还是楼上邻居业主,都应及时让开发商进行修补处理。当开发商按业主要求,派人来修补后,仍未解决漏水问题或维修不到位,反复两次后,业主可以自行找人进行维修,费用由开发商来出。当开发商不予理会时,受损业主可以到当地质监部门进行投诉,或将开发商起诉至法院。
发现楼上漏水时,要先找到漏水的根源,把漏水的问题解决,再谈赔偿和补修的问题。 (1)如果是楼上水管连接处破裂,或者是原来防水层就有问题,这种情况下先让物业去鉴定原因,属于以上原因的,就有开发商解决,费用也有开发商承担。 (2)如果是业主在装修过程中将防水层破坏了,这种情况下物业会要求楼上业主修复,费用由楼上业主承担。
楼上漏水导致楼下遭受损失的,楼下业主可以去法院起诉,需要房产证或者购房合同,业主身份证,相关的证据,起诉状去法院立案。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在诉讼中,原告应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并且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而且还要有明确的被告。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消费者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以销售者或服务者作为被告。如果消费者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时,可以将销售者或生产者任何一方作为被告,法律将对生产者、销售者起诉的选择权赋予了消费者,由他们选择最方便自己进行诉讼、最有履行判决的能力和最容易找到的对象作为被告。起诉还需要有明确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即具体地提出经营者违约、侵权行为的事实和给自己造成的损害,以及经营者应承担的民事责任等。并且要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一般民事案件中,对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民事诉讼,由法人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可向其中的任何一个辖区的法院起诉。(2)《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因不动产提起的诉讼,应向不动产所在地法院起诉。应当注意的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诉讼有效期为权利人在知道自己权力受到侵害起三年之内。起诉还应向人民法院递交诉状,并按被告人数提交副本,书写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所以,当楼上漏水,需要提起诉讼的时候,你知道应该怎么办了吗!
如果卫生间漏水是自身造成的,那么当事人应尽快找专业人员解决漏水的问题;如果是因本身质量问题,可以联系房东或小区管理人员,若卫生间漏水造成了财产损失,可依法向有关人员申请赔偿。如拒不赔偿,可以向法院起诉。
如果楼房下水主管道漏水,且是相邻的邻居或者楼上的原因造成的,由造成漏水的人负责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是因为装修公司的工程质量有问题导致的,由装修公司负责。
楼上漏水可以按照下列方法维护自己权益:1、可以先找漏水的业主协商处理;2、对协商不成功的,可以向小区物业寻求帮助,请工作人员出面处理;3、如果还是解决不了,可以找相关部门帮助,要求楼上住户对漏水问题,进行修补;4、可以收集有利证据,想当地法院发起诉讼。
楼上楼下水管漏水如何判断是哪方的责任,要看具体的漏水情况:1、如果是因为装修公司施工工艺不当所导致的,那么必须由装修公司承担责任;2、要是说是因为居民自己导致的卫生间漏水,那么所有的责任将由自己承担;3、如果是因为这种原因导致卫生间漏水的,那么责任将由开发商承担,为了让开发商尽快出面维修,业主可以先联系物业公司,由物业公司联系开发商。
楼上漏水到楼下的赔偿如下:(1)如果造成了财产损失,按照财产损失时候的市场价格或合理方式计算赔偿;(2)如果是造成了人身损害,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
房屋漏水纠纷起诉流程如下:1、确认被告。如果房屋漏水是楼上住户造成,则被告为该住户;2、撰写起诉状,准备证据材料;3、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提交起诉状。
一般来说,如果房子漏水,需要找物业进行维修,有房屋维修资金。如果物业不管,业主不可以选择不交物业费。如果不交物业费,业主就是没有履行缴费的业务,要解决房子漏水问题,业主就处于不利的地位。最好的办法是业主可以通过业主委员会,要求解雇物业或者业主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物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