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遇到公司拖欠工资的情况,建议员工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而不是报警。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的,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除此之外,当事人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无论用哪一种方式维权,当事人都应该及时收集好拖欠工资的相关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欠工人工资不给的,可以先向劳动监察大队进行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如果还是无法解决的,那么是可以起诉处理的。 劳动监察大队是隶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事业单位,承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权委托的指导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行政职能和负责劳动保障监察经办工作。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申请劳动仲裁一般是需要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申请的。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书的内容应该包括: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住址、联系电话。2.用人单位的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职务。3.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5.致送单位名称。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起诉是依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法院对特定案件进行审判的行为。民事诉讼法中的起诉,是指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因自己的或依法受其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犯,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法院予以审判保护的诉讼行为。如果想要起诉的,一般是需要向法院提交起诉状,起诉状的内容一般包括:原被告双方的详细信息;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将起诉状提交至法院之后,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相关当事人。 所以,如果欠工人工资不给的,那么工人可以采取上述方式进行处理的。
个人小老板欠工资不给员工可以直接向老板讨要,必要的时候可以联合其他被拖欠工资的员工通过比如罢工等合理合法的手段讨要工资。 如果个人向老板讨要无果的,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该单位,投诉后他们会责任单位限期支付拖欠的工资。 或者劳动者也可以直接向仲裁部门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