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主体是组织可以。民事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主体。任何个人或组织要成为民事主体,必须由法律赋予其主体资格。 除自然人与法人外,民事诉讼主体主要还包括以下组织(我们暂且称之为非法人组织): 1、依法领取营业执照的私营独资企业、合伙组织(依合伙企业法设立); 2、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合伙型企业; 3、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领取社会团体登
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有: 一、原告: 1、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公民。 2、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 3、当被害人是未成年人或精神病患者等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时,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代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4、当被害人死亡时,其近亲属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5、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可以
交通事故民事诉讼主体资格的认定:诉讼请求赔偿的主体资格就是原告,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原告,是指因道路交通事故使其人身或财产受损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或者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的死亡人的权利继受人以及死者生前,残者残前抚养的被抚养人。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31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对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失,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承担赔偿责任的机动车驾驶员暂时无力赔偿的
刑事案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主体的范围: 1、被害人; 2、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 3、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 4、人民检察院。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77条第2款的规定是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法律依据。
我国民事诉讼主体包括人民法院、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通常所提到的民事诉讼主体,是指第二类的诉讼当事人,即原告、被告、第三人以及上诉案件中上诉人、被上诉人,合格的当事人直接关系到诉讼的结果。 【法律依据】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 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