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调解的离婚无离婚证是正确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院调解离婚案件的,一般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向双方当事人讲解有关的法律规定,召集双方进行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应订立书面协议,并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民事判决书,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后,就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书处理决定。 民事调解书,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通过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而制作的法律文书。 1、解决纠纷的方式不同。 民事调解书反映的是人民法院依法进行调解,促成双方当事人自愿、合法地达成协议的内容;民事判决书反映的则是人民法院依法以判决的形式解决纠纷的内容。 2、体现的意志不同。 民事调解书在合法的前提下,主要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意志,是人民法院依法对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协议的确认;民事判决书则体现了人民法院的意志即国家的意志。 3、发生法律效力的时间不同。 民事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而第一审民事判决书只有在上诉期过后,当事人不上诉的情况下才发生法律效力。 当然二者之间还有其他的区别,需要注意的是法院调解不同于诉讼外调解,它具有诉讼的性质,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因此,民事调解书的制作应与民事判决书的制作一样,应当合乎相关的要求。
法院进行调解时会对调解过程进行笔录,而调解能不能录音是没有明确规定的。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一、民事调解书是有效的法律文书,同判决书一样法律效力,不履行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应当注意的是:1、法院强制执行被执行方的财产或责令其完成一定的行为,不能强制执行其人身;2、中止执行后,只要发现使执行延迟的情况消失或被执行方重新有财产,申请执行人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恢复强制执行。 综上所述,你的问题有得到解答吗!
法院没有明确规定调节几次,只规定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民事诉讼调解的方式可以根据案件的难以程度和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调解,包括诉前调解、立案调解、庭前调解、书信方式调解等。
法院民事调解离婚的程序是:1、双方当事人申请调解或人民法院主动适用调解;2、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双方当事人的情况,进行教育疏导,动员双方通过协商解决纠纷;3、调解结束,当事人就离婚或不离婚达成一致或者不一致的意见。
不适用民事调解的情形: 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不适用调解; 婚姻关系、身份关系确认案件以及其他依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不予调解; 执行程序不适用调解,当事人在执行程序中只能达成和解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