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法院速裁一般是指,法院为了进行民事速裁程序,设立了审判庭。速载法庭跟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所规定的简易程序不同,速载法庭可以对简易、小额的民事案件实行快审快结。速载庭更为简易和灵活。速载程序的出现,是适应了社会和司法实践的发展需要,有利于实现司法的大众化。根据法律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的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认罪认罚并同意适用速裁程序的,可以适用速裁程序,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侯,可以建议人民法院适用速裁程序。
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在离婚诉讼中女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提出自己的要求与理由。在诉讼过程中应该说出自己请求的理由。我国的诉讼过程当中必须尊重事实和证据的,不可以空口无凭的提出一些愿望来。若与夫妻双方感情不和是可以办理离婚登记手续的,但是如果一方不愿意离婚的话,可以去法院起诉离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偷偷录音符合以下条件,可以确认录音证据是有效的,合法的行为。 1、录音取得方式应当是合法。录音取得过程中是在合理的场所进行,不能采用窃听,偷听他人隐私,侵犯他人隐私权。比如不能在他人房子私自窃听设备,用来窃听录音的。 2、录音的内容要真实、完全连贯的,任何人不得进行剪辑。比如录音时故意引导对方做某些回答,然后经过剪辑手段,获得一份有利的证据,这种证据也会认定为无效。 3、录音时对方的言论是真实意思表达,完全没有受其他人的胁迫和威胁。比如通过限制人身自由、绑架、威胁等手段,获得录音证据也是无效的。 4、录音音质需要清晰,录音内容要完整讲述案件要证明的事实。 5、录音资料不要删除,保留原始录音材料。
国际商事法庭作出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国际商事法庭作出的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与判决同等的法律效力。当事人对国际商事法庭作出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最高人民法院本部申请再审。最高人民法院本部受理前款规定的申请再审案件以及再审案件,均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国际商事法庭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当事人可以向国际商事法庭申请执行。
录音可以作为开庭的证据,但如果仅仅只有录音证据,没有其他证据辅助的,或者该录音是复制品,没有原件查证,也没有其他证据证明该录音复制品真实有效的,或者该录音是通过不合法的手段获取的,或者录音内容经过修改、篡改的,那么以上这些有瑕疵的录音都不能在法庭上作为有效有力的证据。只有真实有效,合法录制的原件录音或者有证据证明录音复制品与原件一致的录音证据才能作为开庭证据,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庭和法院的区别:法院是司法机关,法院是司法机关的内部机构。法院是一个独立的法人,而法庭没有法人资格。我国在县级以上的行政区域或者特定地区设立法院,包括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军事法院、中级人民法院、海事法院、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各级法院都设有法庭,分为审判庭和商事法庭,基层法院可以在其管辖范围内的某些地区设立派出法院或者巡回法庭。派出法庭、巡回法庭以基层法院的名义行使审判权,以基层法院名义发布法律文书。
诉讼离婚是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方式,就是指当事人向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由法院判决是否准许双方离婚,同时对子女的抚养与财产分割作出相应的决定。 诉讼离婚需要经过以下程序:1、选择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包括了被告住所地以及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2、原告向法院提交相关的书面材料。具体包括了离婚起诉书、自己的身份证明、婚姻关系证明,以及证明感情确实已经破裂的证据。如果涉及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的,还需要提交子女的身份证明以及财产证明;3、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并且正式开庭。原告和被告按照传票的时间按时参加庭审,夫妻双方可以聘请诉讼代理人,为自己代理离婚诉讼。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交的相关证据,作出是否准许离婚的判决;4、经过调解无效后,由法院作出解除婚姻关系的决定。
离婚案件的调解,根据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调解并非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必经程序,对于无法达成调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及时判决;但是离婚案件有其特殊性。 《民法典》规定,调解为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必须程序,而不管双方当事人是否自愿,以尽可能让双方当事人之间消除对立情绪,减少或避免滋生新的纠纷,同时也有利于子女的抚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被人告上法庭,除了起诉涉及的事情外,其它没什么影响。被人起诉后,要努力搜集证据,积极应诉答辩。 我国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