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船上发生的或者与船舶营运、救助作业直接相关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的灭失、损坏,包括对港口工程、港池、航道和助航设施造成的损坏,以及由此引起的相应损失的赔偿请求。 2.海上货物运输因迟延交付或者旅客及其行李运输因迟延到达造成损失的赔偿请求。 3.与船舶营运或者救助作业直接相关的,侵犯非合同权利的行为造成其他损失的赔偿请求。 4.责任人以外的其他人,为避免或者减少责任人按照法律规
海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的原则: 1、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公正、善意、合乎情理; 2、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仅为正当目的; 3、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合乎法的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事行政处罚裁量权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海事管理机构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等实施海事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行为。
海商海事案件诉讼时效的规定:被认定为负有责任的人向第三人提起追偿请求的,时效期间为90日,自追偿请求人解决原赔偿请求之日起或者收到受理对其本人提起诉讼的法院的起诉状副本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 《海商法》第264条根据海上保险合同向保险人要求保险赔偿的请求权,时效期间为2年,自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计算。
海事行政处罚自由裁量基准的原则: 1、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公正、善意、合乎情理; 2、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仅为正当目的; 3、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合乎法的目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事行政处罚裁量权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海事管理机构依据法律、法规、规章等实施海事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行为。
涉外海商海事纠纷的案由特点如下: 1、海事诉讼不同于刑事诉讼; 2、海事诉讼不同于行政诉讼; 3、海事诉讼也不同于一般的民事诉讼; 4、海事诉讼具有较强的涉外性。 【法律依据】 《海商法》第二百六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和中华人民
内河海事行政处罚的种类有罚款、警告、责令停止航行或者作业、暂扣或没收船舶、浮动设施等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海事行政处罚规定》第五条规定,违反船舶所有人、经营人安全营运管理秩序,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船舶所有人或者船舶经营人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一)未按规定取得安全营运与防污染管理体系符合证明或者临时符合证明从事航行或者其他有关活动; (二
海事海商案件的范围包括: 1.海事侵权纠纷案件。 2.海商合同纠纷案件。 3.其他海事海商纠纷案件。 【法律依据】 《海商法》第二十四条,因行使船舶优先权产生的诉讼费用,保存、拍卖船舶和分配船舶价款产生的费用,以及为海事请求人的共同利益而支付的其他费用,应当从船舶拍卖所得价款中先行拨付。
海事海商纠纷管辖问题如下: 《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规定,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损害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碰撞发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达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十一条规定,因海难救助费用提起的诉讼,由救助地或者被救助船舶最先到达地人民法院管辖。 第三十二条规定,因共同海损提起的诉讼,由船舶最先到达地、共同海损理算地或者航程终止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内河海事纠纷赔偿会受到限制,遇到海事纠纷必须要严格按照海事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进行处理,确保纠纷问题得到顺利的解决。 【法律依据】 《海商法》第165条规定的船舶碰撞应当理解为船舶在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发生接触造成损害的事故,即直接碰撞。
民事诉讼法海事法院管辖范围主要是因海事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被告住所地、船籍港所在地海事法院管辖;因水上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事故发生地、船舶最先到达地、船籍港所在地、被告住所地海事法院管辖等。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损害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碰撞发生地、碰撞船舶最先到达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