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拨打12315向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举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9条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的相关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
对虚假宣传的赔偿是:消费者可要求经营者赔偿其所受到的实际损失,并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对经营者予以惩处。如果广告经营者、发布者有过错的,要与经营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 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与提供该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一)消费者定作的(二)鲜活易腐的(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四)交付的报纸、期刊。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消费者在收到商品后7日内,有权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无理由退货的商品亦有边界,消费者定做的商品、鲜活易腐商品、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交付的报纸、期刊等商品不在无条件退货之列。为防止无条件退货权利的滥用,除非消费者和经营者另有约定,无理由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同时在线下载的数字商品不适用无条件退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服务与质量要求不相符合的,消费者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或者当事人协议退货退款,也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的义务。国家没有规定的,或者当事人之间没有进行约定的,消费者可以从收到商品后7日内退货。也就是说,消费者可以在七日之内退货退款。
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消费者的权利: (1)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2)知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选择权。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4)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得到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等。
一、如果订单是未确认收货时发起的维权: 1、可提供其他有效凭证,建议联系卖家协商解决,若无法协商一致,可以在交易成功后,发起申请售后,上传有效的凭证,再次发起维权; 2、若无其他有效的凭证,淘宝网将无法支持,建议与卖家协商解决。 二、如果订单是已确认收货,“交易成功”时发起的维权: 1、若可以提供有效凭证,建议联系卖家协商解决,如无法协商一致,可以联系淘宝客服咨询处理。 2、若无其他有效的凭证,淘宝网将无法支持,建议与卖家协商解决。 除此之外,对淘宝小二处理不满意的话,也可以拨打淘宝消费者维权热线重新反馈了,重新判定。
首先可以和店家协商,该怎样去处理好这件事。说明自己的来意,表达自己维护权益的决心。 亦或者可以直接拨打当地12315,上报消费者协会,让相关的人来解决。消费者拨打当地的12315即可上诉到消费者协议,维护消费者自身的权益,但部分特殊商品除外,例如金饰等。 接到投诉电话之后,消费者协议会拍专人进行调查、鉴定、评定、审核。如果确定为商家犯规,会采取一定手段。而消费者本身也可以获得相关的补偿。 消费者协会主要受理下列两类投诉: 一是产品本身质量问题; 二是售后服务问题。
消费者的基本权利有:一、安全权。二、知情权。三、选择权。四、公平交易权。五、求偿权。六、结社权。七、获取知识权。八、受尊重权。九、监督权。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