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书一般双方签了字生效,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双方当事人就合同内容达成一致时合同成立,自双方当事人签字、盖章时合同生效或符合当事人所约定的生效条件时合同生效受法律保护。
挂靠合同成立生效的条件有: 1、合同的成立应经过要约、承诺阶段; 2、合同当事人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 3、存在双方或多方订约当事人; 4、书面形式需要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
质押合同,是出质人与质权人双方基于主债务合同,就质物担保事项达成的书面担保合同。一般情况下,质押合同自依法成立时就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在依照其规定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后生效;如果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附条件或者附期限,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需要注意的是,质押合同生效不等于质权的设立。在交付质物时,质权设立。
质权不是在质权合同生效时设立。 质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将其动产或权利移交债权人占有,以此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以其占有的财产优先受偿。我国法律规定,质权自出质人交付质押财产时设立,而不是在质权合同生效时设立。
合同的订立可以约定生效日期。因为民法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所以双方当事人是可以进行一致协商约定合同生效的时间的。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
被继承人死亡时生效。 在立遗嘱人未去世之前,遗嘱继承人不能开始继承行为。法律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根据这一法律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之时才开始。被继承人所立的遗嘱,也只有到继承开始的时候才能确定是否有效。
借款合同一般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非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在下列条件下劳动合同生效: 1、合同当事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4、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债权转让生效的情形有: 1、债权转让协议依法成立并生效; 2、债权依法可以转让; 3、债权转让应当通知债务人,否则对其不发生效力; 4、债权人依法享有债权。
欠条短小精悍,在日常民商事活动中经常使用。比照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件(主体、客体、内容),出具欠条时应当注意如下事项: 1、主体 要将债权、债务关系的主体表达清楚,即谁是债权人谁是债务人(注意“借”词的歧意)要明确;自然人为主体时,应核对其身份证上姓名,条件许可时应在欠条上抄录居民身份证号;法人单位为主体时,应盖上单位公章。 2、客体 数额单位要明确,数额应用中文繁体字书写,分比应明确百分比、千分比、万分比。 3、内容 表达清楚,注意避免歧义。应将归还日期明确,如有利息约定,应写明,否则依法视为无利息,如有违约金约定,应写明。如有担保人,应注明担保方式,并写明担保人。 4、一式两份 条据最好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的确认方式,一般情况下条据都是手写的,出具者具有特定性,即由欠者、借者、收者撰写并盖章,但现实中不乏由债权人、出借人、送给人撰写再由欠者、借者、收者签字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欠者、借者、收者手里边没有一张同样的条据,撰写者对仅存的一张条据上作了手脚,比如加了借款的数额,那么签字的人如何去抗辩呢?相反,如果存在两张完全一样的(一式两份)条据,双方作不了手,改变不了原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