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在当地的税务机关申报,或在地税局网上申报。
个人所得税是必须每月申报,所以,纳税人在一年之内需要申报十二次。
申报个人所得税,指的是个人年度收入达到国家规定的交税起征点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申报个税并进行缴纳;若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需在月度或者季度终了后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预缴税款。
房贷信息申报方式主要有两种: 1、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即所处工作单位代为操作,单位会获取你的申报相关信息。 2、综合年度所得自行申报,即自己申报,个人房产信息比较保密。
不存在未申报的待缴费信息就是没有为员工参保,起码没有在查询到信息的这个社保机构参保缴费。可以向用人单位咨询生育保险参保缴费情况,的确没有参保还是以其他方式参保。如果的确没有,应要求其及时参保缴费。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且未提供担保的,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扣押、查封、拍卖其价值相当于应当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财产,以拍卖所得抵缴社会保险费。社保账户上个人缴费信息基本医疗保险显示未到帐可能是没缴费,也可能是系统延误,一般交后一个星期会到账的。
文化事业建设费可以网上申报,具体操作如下:1、登录电子税务局,进入税费申报及缴纳界面,选择【综合申报】的【文化事业建设费】.这里需要注意,申报文化事业建设费,必须先进行增值税申报.2、点击【文化事业建设费】选项后需先填写《文化事业建设费申报表附表1》,填写当期取得的按规定可以从计费收入减除的相关价款,然后保存.3、保存附表1,进入《文化事业建设费申报表》填写界面,填写后保存,系统会提示是否立即进行申报,确认的话点击下一步,然后再保存即可.
纳税申报的流程如下: 1、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2、提交纳税申报资料,包括财务会计报表及其说明材料,与纳税有关的合同、协议书及凭证,税控装置的电子报税资料等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必报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扣缴义务人报送的其他有关资料。
享受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免征增值税政策或未达起征点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不需填报《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也就是当小规模纳税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第9栏;“其他免税销售额”“本期数”和第13栏“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本期数”均无数据时,才不需填报《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其余情形都需要如实填报。
享受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免征增值税政策或未达起征点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不需填报《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也就是当小规模纳税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第9栏;“其他免税销售额”“本期数”和第13栏“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本期数”均无数据时,才不需填报《增值税减免税申报明细表》,其余情形都需要如实填报。
《非税收入通用申报表》应该这样填写: 1.缴费人名称、缴费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必须填写。 2.征收项目:必须填写。填写非税收入项目名称。 3.征收品目:必须填写。填写非税收入征收品目名称。 4.征收子目:非必须填写。非税收入品目下设定细目时,按相关规定填写。 5.费款所属期起(止):必须填写。按期缴纳的,填写所属期起始日期和截止日期;按次缴纳的,填写缴费义务发生日期。 6.应缴费基数:必须填写。填写总数量、收入总额、销售数量、应缴费人数、原值、面积、利润总额等非税收入计费的基数。 7.应缴费基数减除额:非必须填写。填写允许减除的数量、金额、面积、人数等。 8.计费依据:必须填写。填写应缴费基数减去应缴费基数减除额的余额。 9.征收标准:必须填写。填写征收的费率或单位费额等。 10.扣除数:非必须填写。适用于累进费率的速算扣除数,或者其他扣除数。 其他填写项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