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罪达到立案标准必须立案,除非符合条件可以撤案。 《刑法》规定,盗窃罪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撤案: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自诉判决生效后,才会逮捕。刑事自诉案件由起诉方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举证调查责任在于起诉方,在判决生效前,不会逮捕犯罪嫌疑人。判决生效后,才会逮捕。自诉案件,是没有逮捕程序的,当事人起诉至法院,人民法院审查后,对于犯罪事实清楚,有足够证据的案件,应当开庭审判。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 2、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 3、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十五万元以上的。
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非法占用基本农田五亩以上或者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十亩以上的; 2、非法占用防护林地或者特种用途林地数量单种或者合计五亩以上的; 3、非法占用其他林地十亩以上的; 4、非法占用本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林地,其中一项数量达到相应规定的数量标准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且两项数量合计达到该项规定的数量标准的; 5、非法占用其他农用地数量较大的情形。 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建窑、建坟、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非农业建设,造成耕地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或者严重污染,被毁坏耕地数量达到以上规定的,属于本条规定的造成耕地大量毁坏。 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林地,改变被占用林地用途,在非法占用的林地上实施建窑、建坟、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种植农之五、堆放或者排泄废弃物等行为或者进行其他非林业生产、建设,造成林地的原有植被或者林业种植条件严重毁坏或者严重污染,被毁坏林地数量达到以上规定的,属于本条规定的造成林地大量毁坏。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流程是这样的:公安机关对相关的立案文件,比如公民的报案、个人或单位的控告、举报和自首材料文件等进行整理,侦查结束之后,一并移交到当地相关的人民检察院进行审查。检察院提起公诉的,人民法院将会对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提供的材料内容根据相关法律进行评估,对职务侵占的当事人进行审判量刑。
中国《刑法》关于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的立案标准是: 给国家、公众或者其他投资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虚假证明文件虚构数额在一百万元且占实际数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一般失踪超过48小时才立案。 但有下列情况的,公安机关会要立即立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 (1)接到拐卖妇女、儿童的报案、控告、举报的; (2)接到儿童失踪或者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报案的; (3)接到已满十八周岁的妇女失踪,可能被拐卖的报案的; (4)发现流浪、乞讨的儿童可能系被拐卖的; (5)发现有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行为,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 (6)表明可能有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事实发生的其他情形的。
报案证据不足无法立案的,当事人应当积极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或相应的证据,但是同时公安机关也应当进行侦查。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将其作为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为您详细解读谎报事故罪的立案标准: 在任何安全事故现场,若负有向相关部门上报责任的工作人员未履行监督职责或故意隐瞒事故真实情况,延误了宝贵的救治时间,使得事故后果进一步恶化,相关情节严重者可引起死亡人数显著增加,及: 致他人重伤数量高达三人及以上,实施情节较轻者则会造成经济损失额严重上升至百万元人民币及以上,更有甚者使得事故救援无法及时、高效地展开,从而给社会带来极其恶劣影响的安全事故。
寻衅滋事罪的立案标准: 1.随意殴打他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持械随意殴打他人。 2.追逐、拦截、辱骂他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工作、生产、生活,或造成他人精神失常、自杀。 3.强拿硬要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以上或三次以上。 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