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规定 罪名依据(《刑法》第342条):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农用地大量毁坏的行为。 立案标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67条): 非法占用基本农田5亩以上或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10亩以上; 非法占用其他农用地(如林地、草地等)数量较大,且造成农用地大量毁坏。 二、立案条件 公安机关立案需满足以下条件: 有犯罪事实: 必须有证据表明行为人实施了非法占用农用地的行为,且符合立案标准。 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行为人的行为已达到刑事追责标准,不属于情节显著轻微的情形。 属于公安机关管辖: 案件发生地在公安机关管辖范围内。 三、立案程序 接受报案或举报: 公安机关可通过群众举报、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或自行发现线索等途径获取案件信息。 初查与审查: 公安机关对线索进行初步调查,核实是否存在犯罪事实及是否符合立案标准。 立案决定: 经审查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公安机关应制作《立案决定书》,正式立案侦查;不符合条件的,应制作《不予立案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告知与救济: 对于不予立案的决定,控告人可申请复议或向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 四、律师建议 证据收集: 控告人应尽量提供土地权属证明、占用现场照片、毁坏情况鉴定报告等证据,便于公安机关立案。 法律救济: 如果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可通过复议或检察院监督程序维护合法权益。 五、总结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的立案需符合《刑法》和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公安机关在审查后决定是否立案。控告人应积极配合提供证据,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手机卡上载有公民的个人信息,而大量贩卖手机卡严重侵犯了公民的个人信息。 在我国法律规定中,我国的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来惩罚这种行为,若贩卖实名制手机卡情节严重的; 有可能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至于是否立案要根据行为人的贩卖的多少、主观恶性和危害程度所判断。
法院已依法予以立案,这标志着案件审查程序即将开展。 立案环节主要是针对于公民个体之间、企业公司之间、社会团体与机构等多元化主体间,由于财产权利及人身权益方面产生的争议而引发的诉讼案件。 若已查明立案事实,则说明为此类案件的核心信息法院已经收悉,并将启动审讯流程,对相关纠纷进行区分解决。 双方当事人只需要耐心等待法院发布的审理通知或待法院依法安排进行开庭审理便可。 而对于刑事案件,通常情况下公安机关会承担起立案的职责。
建筑工程劳务分包纠纷法院在审查后立案: 1、人民法院收到当事人的诉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进行审查。 2、人民法院审查立案中,发现原告或者自诉人证明其诉讼请求的主要证据不具备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限期补充证据,并将通知补证情况记录在案,收到诉状的时间,从当事人补交有关证据材料之日起开始计算。 3、人民法院收到诉状和有关证据,应当进行登记,并向原告或者自诉人出具收据。收据中应当注明证据名称、原件或复制件、收到时间、份数和页数,复制件必须与原件核对无异后,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原告、自诉人也应当签名或盖章,收据归入卷宗。对于不予立案或者原告、自诉人在立案前撤回起诉的,应当将起诉材料退还,并
在司法实践中,盗窃金额达人民币一千至三千元以上时,就符合盗窃罪刑事立案标准,公安机关应予以立案侦查。根据刑法规定,犯罪分子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存在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等行为的,就构成盗窃罪。偷窃金额1000元以上就是可以立案处理,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找有的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分别应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刑法中关于信用卡诈骗罪的立案规定: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数额在五千元以上的; (二)恶意透支,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损害他人财产罪立案标准是: 1、故意毁坏公私财物价值在5000元以上的; 2、故意毁坏公私财物价值未达到5000元但毁坏次数在3次以上的; 3、毁坏财物价值未达5000但纠集3人以上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 毁坏的财物价值在5000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毁坏的财物价值在5万元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关于“帮信罪”的立案标准: 当我们得知他人在运用信息网络进行犯罪行为时,如果为他们提供例如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以及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采用广告推广和支付结算等手段给予便利,只要情节严重,便可以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并依法予以立案追诉。 关于刑罚的程度,依照规定,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 下列情况将更为详细地描述: 1、若支付结算金额超过人民币二十万元; 2、通过投放广告等方式为其提供资金支持超出人民币五万元; 3、违法所得超过人民币一万元; 4、一次性为三名及以上的犯罪对象提供帮助服务; 5、在过去两年内因为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以及危害计算机信
散布他人隐私属于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只要行为人有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就会立案进行处罚,一般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但是,如果散布他人隐私的同时还涉及其他行为且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可能会构成犯罪。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