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做笔录不算立案。派出所对接受的案件可以进行出差,做笔录是调查阶段采取的行为。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按照程序来说,不算立案的,笔录只是派出所了解基本问题、情况的,以后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1、诈骗3000元就可以被判刑,诈骗3000元至1万元以上、3万元至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的,可以分别认定为诈骗罪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2、但是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同,标准也不一样,具体案件需按照当地标准确定是否构成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浙江盗窃罪的立案标准如下:1、盗窃数额3000元以上;2、多次盗窃;3、入户盗窃;4、携带凶器盗窃;5、扒窃。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离婚诉状提交后,法院会在七天内决定是否立案,立案后的开庭时间则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和法院安排而定。如果您对立案后的通知时间、审理流程等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机构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我国刑法没有规定偷窃罪,规定了盗窃罪,本罪在现行刑法中的立案条件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
控告人可以申请复议,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还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 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1、具有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这种犯罪事实已客观存在,非主观臆断。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如果其行为仅构成犯罪,而依法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也不应立案。例如,无责任能力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或因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及履行有益于社会的业务上的行为。再比如盗窃没有达到当地盗窃刑事案件立案的标准,这也不能立案。 3、属地管辖:公安机关只能管辖法律规定的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不是法律上规定的,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不能立案。
以次充好不构成诈骗罪,有可能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该罪的立案标准为: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销售额达5万元以上的;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经销售金额乘以三倍之后,与还没有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品价值金额总计达15万元以上的。
法律分析打架后,被公安机关以治安案件立案处罚或者以刑事案件立案侦查的,都算是立案。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有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和对满足拘留、逮捕条件的犯罪嫌疑人采取强制措施的职责。认为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应当移交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案件到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定罪量刑的,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敲诈勒索罪立案标准有两种具体如下: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数额较大是指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具体由各地高级法院和省级检察院确定本辖区执行标准报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多次敲诈勒索是二年内敲诈勒索三次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