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辖权异议程序为: 1、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时限: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7条规定,管辖权异议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其时限为15日。 2、提出管辖权异议:提出管辖权异议后,原先确定的证据交换、开庭等程序要停止。 3、法院对管辖权异议的处理,等待关于管辖权异议的裁定书生效。 4、根据生效裁定所确定的管辖,由有管辖权的法院审理。
异地诈骗罪的管辖权基本原则是属地原则。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24条规定,犯罪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合适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关于刑事案件立案管辖权的规定是: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九条规定,刑事案件的侦查由公安机关进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人民检察院在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中发现的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非法拘禁、刑讯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权利、损害司法公正的犯罪; 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对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 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
在《民诉法》第23条规定: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二)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三)对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 (四)对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发生交通事故后,要弄清楚哪个法院有管辖权。通常情况下,当事人会向交通事故发生地的人民法院起诉,相信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交通事故发生地管辖原则,是侵权法中所规定的侵权行为地法院管辖的具体表现。 交通事故案件是典型的侵权案件,《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所以,交通事故案件不仅仅的交通事故发生地法院可
劳动合同履行地不明确的由单位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原则设立。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市、县设立;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区、县设立。直辖市、设区的市也可以设立一个或者若干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只要约定符合此规定就有效;反之无效。
劳动争议管辖权包括的内容: 一、劳动仲裁阶段的管辖。 劳动仲裁的管辖就出现了几种情形,一是工资关系所在地,二是劳动合同履行地,三是劳动合同约定的管辖地。 二、诉讼阶段的管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的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
我国法院在受理涉外离婚案件时,采取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只要被告在我国有住所或有居所,我国法院就有管辖权。 同时,对于被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的离婚案件,如原告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居所,则原告住所地或居所地法院也有管辖权。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十五条: 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一方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
股东代表诉讼其实就是股东代表公司提起的民事诉讼,公司所在地人民法院有权管辖我国法律规定,因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公司住所地人
在股权转让协议纠纷中,如果双方当事人对管辖法院有约定且约定有效的,应适用其约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应适用法律规定,即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