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官司判决后一般现由被执行人自觉按照判决书载明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内容予以执行。若其逾期拒不履行的,由另一方当事人申请,或人民法院自行采取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等强制措施,依法进行强制执行。
再婚时成年继子女一般不能继承父母遗产,但是如果其成年子女在被继承人年迈之后尽了扶养义务的,其之间就具有扶养关系,此时继子女可以继承继父母的遗产。
宅基地的继承只能继承共有人的宅基地使用权,即宅基地上的房屋,不能继承宅基地本身。
养子女是有权继承生父母的遗产的。且一般情况下,养子女基于与养父母的收养关系,拥有法定继承权,若养父母立有遗嘱,将养子女列入遗嘱继承人的,养子女依法享有遗嘱继承权。
儿媳妇一般没有继承公婆遗产的权利,但是丧偶的儿媳或女婿,如果对公婆或岳父岳母尽了主要的赡养义务,那么他们可以作为第一顺位的继承人来继承老人的遗产。
孙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继承爷爷的遗产。如:爷爷订立遗嘱由孙子继承的;代位继承中儿子死亡的情形。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
独生子女不一定能继承父母的全部遗产。法定继承中独生子女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也是继承人之一。为了使独生子女继承父母的全部遗产,被继承人可以在生前订立合法有效的遗嘱,通过遗嘱处分遗产,由其子女继承。
前公公的遗产继承人一般不包括带着儿子改嫁的儿媳妇,如果是按照法定继承的,丧偶儿媳对前公公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有继承权,可以继承前公公的遗产,并能作为前公公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与第一顺序继承人平等均分割遗产。
未出生胎儿能否继承遗产要依据其出生时是否具有生命特征而定,如果其胎儿在出生之后存活的,是具有继承权的,能够继承遗产;如果分娩时为死体的,就不具有继承权。
一般情况下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应均等。特殊情况下法定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可以不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给予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该不分或少分。遗产指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财产和法律规定可以继承的其他财产权益,遗产具有时间上的法定性和财产专属性。遗产包括的范围有:遗产包括的范围有:1、个人收入;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4、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5、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