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继承法》第五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即遗赠抚养协议优先于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故遗嘱继承可以跳过法定继承人。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五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即遗赠抚养协议优先于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故遗嘱继承可以跳过法定继承人。
符合以下条件写的遗嘱就有效: 1.立遗嘱人须有遗嘱能力。 2.遗嘱须是立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3.遗嘱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 4.遗嘱中所处分的财产须为遗嘱人的个人财产。 5.遗嘱须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德。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欺诈、胁迫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房产遗嘱继承要写明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的基本身份信息、房产的基本信息、继承方式、继承时间、房产由谁来继承、继承的份额、履行遗嘱继承的其他有关事项,被继承人要签名,并注明年、月、日。
赠与遗嘱和继承遗嘱在法律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主体不同: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遗嘱的继承人只能是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个人或是数人;遗赠的受遗赠人是国家、集体或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这体现了遗嘱继承与遗赠在主体上的根本差异。 主体承担的义务不同:遗嘱的继承人不仅有权继承遗产,而且还要负责清偿被继承人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而受遗赠人一般不需要承担清偿遗赠人债务的义务,但须在遗赠人的税款债务清偿后,才能接受遗赠的财产。 取得遗产的方式不同:遗嘱继承人可以直接参与遗产的分配从而取得财产;而受遗赠人则一般不直接参与遗产的分配,是从遗嘱执行人或遗嘱继承人那里取得遗产。 作出接受表示的要求不同:遗嘱继承人需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不表示放弃的,视为接受;受遗赠人应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的表示,如不表示,视为放弃接受遗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