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代持的核查首先要从公司股东入手。 向股东说明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确股权代持对公司上新三板挂牌转让的法律障碍,说明信息披露的重要性,阐述虚假信息披露被处罚的风险,说明诚信在资本市场的重要性。 如果股东能够向中介机构说明原因,一般情况下,中介机构可以根据股东的说明进一步核查,提出股权还原的解决方案。 核查中需要落实是否签署了股权代持协议,代持股权时的资金来源,是否有银行流水
股权代持协议是合法的。根据有关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 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果没有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主要的激励模式包括三种,即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虚拟股权三种。 股权激励的核心就是让核心员工真正成为公司的主人,获得股权的员工不再是雇佣劳动者,而是公司的股东,企业事业的主人。 但是股权激励不是员工福利,而是专门针对公司事业打拼的奋斗者。 股权激励是给一个公司奋斗型员工的稀缺品,工资和奖金给普通员工,公司最宝贵的奋斗型人才应该获得是股权。
一般情况下,股权转让经过以下手续: 1、首先需要与第三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股权转让相关事宜,转让方与受让方在《股权转让协议》上签字盖章。 2、需要出具放弃优先购买权的承诺或证明。 3、需要召开老股东会议,经过老股东会表决同意,免去转让方的相关职务。 4、需要召开新股东会议,经过新股东会表决同意,任命新股东的相关职务,表决比例和表决方式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进行,参加
根据《公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名义股东处分其名下股权的可以认定为无权处分。 换言之,隐名股东是真正有权处分股权的人,其有权转让股权。 隐名股东是指为了规避法律或出于其他原因,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义出资,但在公司的章程、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出资人。 《公司法解释(三)》将隐名股东称为实际投资人,将名义出资人称为名义股东。
夫妻双方分割共同财产中的股票及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时,协商不成或者按市价分配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数量按比例分配。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涉及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中以一方名义在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额,另一方不是该公司股东的,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第一点、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将出资额部分或者全部转让给该股东的配偶,过半数股东同意、其他股东明确表示放弃优先购买权的,该股东的配偶可以成为该公
股权转让不是资产转让,二者主要存在以下区别。 一、双方的转让客体不同。股权转让的客体是公司股权,资产转让的客体是公司资产。 而资产主要是指企业拥有控制权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机器设备、现金、土地使用权等。 二、交易主体不同。资产的所有者是公司,股权的所有者是股东,公司有权转让自己的资产,而不能转让属于股东的股权。而公司股东只能转让自己对公司所享有的股权。 三、
我国《公司法》并未设置有关股权赠与的直接相关条款。但实际上,股权赠与、股权继承等都应当属于特殊形式的股权转让,股权赠与应当看成是一种无偿的股权转让。 股东内部的股权赠与只会引起各个股东之间持股比例的变化,或者股东总人数的减少,这种赠与由股东个人行使,无须征得其他股东同意。 股东对外的股权赠与是指将公司股权全部或者部分赠送给第三人,会引起公司股东总人数的增加,会破坏
股权收购是指以目标公司股东的全部或部分股权为收购标的的收购。 控股式收购的结果是A公司持有足以控制其他公司绝对优势的股份,并不影响B公司的继续存在,其组织形式仍然保持不变,法律上仍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公司进行股权收购应注意: (一)做好尽职调查工作。 (二)对拟收购行业要有所了解。 (三)留心被收购企业未履行完毕合同。 (四)签署缜密的股权收购合同。 (五)办理严格的资产、产权转移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