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处罚与行政处罚的主要区别: 1、主体不同; 2、适用依据不同; 3、罚则不同; 4、适用法律文书格式不同; 5、罚缴方式不同; 6、执行不同。 【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条治安管理处罚的程序,适用本法的规定;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
听证申请方式的规定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听证依照以下程序组织: (一)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后三日内提出; (二)行政机关应当在听证的七日前,通知当事人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
行政处罚法9月1日实施的内容主要包括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行政处罚的实施机关、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行政处罚的决定和执行、法律责任等等。 【法律依据】 《行政处罚法》第一条规定,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规定,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适用本法。
行政处罚法是规定行政处罚中的缘由、过程、依据、决定的作出等程序性规定,属于行政程序法。 【法律依据】 《行政处罚法》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有效实施行政管理,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关于行政处罚法的修改内容:在第三十八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决定之前,应当由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进行审核。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法律依据】 《行政处罚法》第三十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必须查明事实;违法事实不清的,不得给
关于行政处罚听证金额的多少,《财政机关行政处罚听证实施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是:财政部以及专员办作出罚款行政处罚的; 其较大数额罚款的标准为对公民作出5000元以上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5万元以上罚款。 地方财政机关作出罚款行政处罚的,其较大数额罚款的标准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或者人民政府的规定执行。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应当具备下列情形之一。 1、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2、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3、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4、有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情形的。 法律依据: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之规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应当具备下列情形之一。 1、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
行政处罚法的四大原则是: 1、处罚法定原则; 2、处罚公正原则; 3、处罚公开原则; 4、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法律依据】 《行政处罚法》第四条 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行政处罚的时效是两年,对违法行为人的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追究行政责任,给予行政处罚的有效期限。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法律依据】 《行政处罚法》第四条,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规定必须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行政处罚
行政机关在作出较大数额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当事人有权要求听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听证依照以下程序组织: (一)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