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二条: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
公司股东有合理诉求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
合同诈骗罪是不包括行政合同的。【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
民告官,在法律上就属于行政诉讼。要了解行政诉讼,首先要了解行政争议
我国的《行政处罚法》已经经过了3次修改。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根据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等八部法律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截止目前,最后一次修订为:2021年1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
我国驻外大使的级别要看这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对我国的重要程度,越重要我们派去的大使级别越高。 大使的级别如下: 一级副部级以上大使; 二级正司级大使、公使、大使衔总领事,军职武官; 三级副司级大使、公使衔参赞、大使衔总领事,正司级参赞、总领事,正师职武官; 四级副司级参赞、总领事、副总领事,副师职武官; 五级处级大使、参赞、总领事、副总领事,团职武官,副师职副武官;
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违反的规范不同,前者是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后者是违反了民事法律法规。行政违法行为可适用行政处罚法,民事违法行为可适用《民法典》。 2.违法表现不同:行政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直接确定的义务,而民事违法还包括当事人约定的义务。 3.违法结果不同。民事违法行为会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赔偿责任;而行政违法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
简单的说行政违法和民事违法二者的主要区别是: 1.违反的规范不同,前者是违反了行政法律法规,后者是违反了民事法律法规。行政违法行为可适用行政处罚法,民事违法行为可适用《民法典》。 2.违法表现不同:行政违法行为触犯的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直接确定的义务,而民事违法还包括当事人约定的义务。 3.违法结果不同。民事违法行为会承担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赔偿责任;而行政违法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
民事和行政主要有以下几点区别: 1.产生原因不同: 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之间,因违反民事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或者当事人所约定的义务而承担的责任; 行政责任是指犯有一般违法行为的单位或个人,依照社律法规的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适用法律规范不同: 民事责任适用《民法典》,行政责任适用《行政处罚法》。 3.承担形式不同 民事责任的承担形式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等。 行政责任的承担形式有: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
许可经营项目是指企业在申请登记前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应当报经有关部门批准的项目。 一般经营项目是指国家对经营特种项目的企业,需要其提供特种行业许可证才能办理工商注册。 许可项目和一般项目的区别: 1、申请条件不同:一般经营项目不需批准、企业可以自主申请。许可经营项目需要申请登记前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应当报经有关部门批准方可经营”。 2、许可项目是由法律规定的从事特定的项目,需要有特定的资格的人才能申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