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纠纷的处理方法: 1、当事人可通过和解或调解的方法解决合同纠纷; 2、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按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提起仲裁。涉外合同当事人可按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其他仲裁机构提起仲裁; 3、当事人没有签订仲裁协议或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工地上干活老板不给钱可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也可以电话投诉到当地劳动执法监察大队,他们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并责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资。
承包合同纠纷属于普通民事纠纷,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处理: 1、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当事人还可以要求合同管理机关、仲裁机构、法庭等进行调解。 3、不愿调解的,可根据合同中规定的仲裁条款或双方在纠纷发生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4、诉讼如果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事后也没有达成仲裁协议,合同当事人可以将合同纠纷起诉到法院,寻求司法解决。
1、诈骗未遂的处理:对于诈骗未遂的行为,应以诈骗罪定罪,未遂的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一般情况下,由于诈骗未遂犯所造成的实际危害,比既遂犯轻些,故对诈骗罪未遂犯的比照诈骗罪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至于从轻或者减轻的幅度大小,则应综合考虑案件的具体情况。
1、协商。双方发生纠纷后最好先协商,通过自愿达成协议来消除隔阂。 2、调解。调解程序也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且调解协议也不具有强制执行力。 3、仲裁。 4、诉讼。诉讼程序具有较强的法律性、程序性,作出的判决也具有强制执行力。
宅基地确权错误由政府处理,由政府作出确权决定。 当事人任何一方或双方可到当地乡(镇)政府或土地管理所等受理机关提出处理申请。 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处理机关申请复议。 上一级处理机关接到复议申请后,应在3个月内作出复议决定。
好心扶人被讹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解决: 首先查看附近有没有摄像头或者有没有其他人看到事情情况,然后和所扶之人的家属协商,告知此种行为已经违法,如果协商不成,可积极寻求多家媒体获得群众的广泛关注,继而通过监督方式解决; 最后如还未解决可通过向法院起诉的方式解决。
1、职务侵占10000元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 3、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调取有关被害单位的企业注册登记资料和劳动合同,证实犯罪嫌疑人的职务、身份的证据材料,以确定犯罪主体;犯罪嫌疑人所占有的财物是否为利用职务上便利的证据材料;调取财物账目等有关犯罪对象和数额的证据,并由司法会计审计部门作出审计鉴定报告等。职务侵占全款退回仍然会判刑的。职务侵占是行为犯,而且是公诉案件,一旦侵占,危害后果已经产生,无论是否退回财产都要定罪量刑。量刑标准看具体金额多少,涉嫌侵占罪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可根据具体情节酌情从轻减轻处罚。
厂里加班多的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举报或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处理。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1、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维权:与用人单位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人民法院请求支付令,或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