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解雇员工是违法的。 疫情期间,企业应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能随意辞退员工,否则将违反劳动合同法相关法律法规,承担相应责任。在当前情况下,即使因疫情原因导致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需要裁员,仍然不建议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 企业因受疫情影响导致生产经营困难的,可以通过与职工协商一致采取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尽量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符合条件的企业,可按规定享受稳岗补贴。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雇员工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员工有过失的,可以直接解除合同,造成损失的员工应该进行赔偿。员工无过失性辞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原因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赔偿标准: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解除劳动合同赔偿的标准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和解除合同前十二个月的工资计算经济补偿金; 如果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经济补偿金标准的二倍支付经济赔偿金。
1、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工作一年两个月的本人工资;2、用人单位按照法律规定的情形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等等。
用人单位无故解雇员工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赔偿金,标准为经济补偿的2倍。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半年支付半个月工资),月工资标准为劳动合同解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若月工资超过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则按3倍封顶且补偿年限不超过12年。 专业分析: 一、赔偿金的计算规则 赔偿金 = 经济补偿 × 2 经济补偿计算基数:以劳动合同解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为基准(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加班费等应得收入)。 工作年限分段计算: - **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 - **6个月≤年限<1年**:按1年计算; - **<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示例:员工工作3年7个月,月均工资8000元: 经济补偿 = 4个月工资(3年按3个月,7个月按1个月) × 8000元 = 3.2万元; 赔偿金 = 3.2万元 × 2 = 6.4万元。 高收入者特殊限制 若员工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 - 按3倍标准计算经济补偿; - 补偿年限不超过12年。 示例:某地职工月均工资7000元,员工月均工资25000元,工作15年: 经济补偿 = 12年(封顶) × 7000元 × 3倍 = 25.2万元; 赔偿金 = 25.2万元 × 2 = 50.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