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条和欠据不一样,借条属于借款关系,欠条属于欠款关系。借款肯定是欠款,但欠款则不一定是借款。借条形成的原因是特定的借款事实。欠条形成的原因很多,可以基于多种事实而产生。当借条持有人凭借条向法院起诉后,由于通过借条本身较易于证明和认定当事人之间存在的借款事实,借条持有人一般只需向法官简单地陈述借款的事实经过即可,对方要抗辩或抵赖一般都很困难。而欠条持有人凭欠条向法院起诉后,欠条持有人必须向法官陈述欠条形成的事实,如果对方对此事实进行否认、抗辩,欠条持有人必须进一步举证证明存在欠条形成事实。 借条和欠条在具备法定条件的情况下,都能证明一定的债权债务关系。
欠条不见了别人不还可以这样做:1、借过钱的证据:提供当时把钱借给对方的证据,比如向对方转账的银行凭证;如是现金方式支付,要打印从银行取现金的凭条或在场证明人等。2、主张债权的证据:收集曾向借款人要过钱的证据,可以是对方书面形式的还款计划,也可以录音、录像的形式证明曾多次向对方要求还钱。
“没有证据需要收集证据。对方欠钱不还,债权人没有欠条也是可以起诉的,但是需要一些间接证据来辅助,比如人证、聊天记录、转账凭证或电话录音等,证据越充足,案件赢的概率就越大,拿回借款的可能性就越大。 根据《最高人员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出借人提起民间诉讼时,需要就借贷关系的成立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对于欠债不还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但要想得到法院判决的支持,除了借款人承认外,必须提供充分的证据,否则将面临败诉的风险,对自身不利。欠条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证据,即使没有欠条,如果有其他证据可以证明自己的诉讼请求,那么也是可以追讨回欠款。 在没有借条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提供证人证言、录音、短信、聊天记录、付款凭证等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找借款人协商,通过录音或其他记录方式确定存在债权债务关系,或通过向对方书面方式催要,让对方签字确认等。”
第一步:审查是否属期满后提交。面对突袭的证据时,首先应对审查是否违反证据的提交规则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交。如果已经逾期,则应对向法院提出:该证据因违反证据提交规则建议法院不应采纳,同时声明后续对该证据的后续的质证意见不意味着我方该违规提交证据的接受。第二步:初步判断证据对诉讼的影响。结合对方的举证意见和诉讼的实际情况初步判断该证据对诉讼的影响。如果该证据根本性地影响了诉讼的走向,则建议申请质证期限,避免在庭审中发表意见,能延期开庭最好,如不能也应当坚持庭后另行质证,当庭暂不质证。即使庭审法官强势要求作出回应,也应该坚持庭后质证。(一般法官都会爽快同意庭后质证的提议)如果该证据对诉讼影响不大,或是属于对原有证据的补强、补正,则可以着手当庭发表意见。这种做法有利于庭审的顺利进行,也是对法庭的一种尊重。第三步:审查证据三性。对证据的真实性不建议当庭作出认定,应当强调:因对方庭前提交证据,导致我方无法核实真实性,关于真实性庭后通过书面向法庭说明。对合法性的认定,可以要求对方就证据来源进行说明。要求对方说明证据来源的作用既是为了对合法性(形式合法、来源合法)质证本身的需要,也为了考究对方是否存在恶意证据突袭的现象。恶意证据突袭依法可被训诫或处罚。对证据的关联性,则只进行初步审查,如与争议事实无关联,则应提出不具有关联性的质证意见。如关联性没有问题,则应建议向法庭提出庭后书面质证。第四步:发现证据中的有利部分。如果对方是一个称职的律师,而对手又确实逾期提交了证据,不排除可能是因为:该证据对于对方存在一定风险。诉讼中的一份证据有可能指向数个待证事实,对于不同的待证事实,该证据可能起到截然不同的法律效果。顾此失彼时,可能会让律师犹豫。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审查突袭的证据,看能否找到有利于我方的部分,并由此提出质证意见。从对方证据中发掘有利于我方的内容是一种良好的质证习惯。
构成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必须具备以下要件: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会计管理秩序和有关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会计资料是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记录,对于有效实施国家经济管理活动或者对于查证有关违法犯罪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我国会计法明确规定,因有提供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做假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贪污,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与会计职务有关的违法行为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员,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除前述规定的人员外,因违法违纪行为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自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会计资格证书。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客观方面,表现为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行为。(1)、“隐匿”,是指个人或者单位在有关机关监督检查其会计工作,调查了解有关犯罪证据,要求其提供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时,有意转移、隐藏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 (2)、“销毁”,是指将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予以毁灭、损毁的行为。(3)、“会计凭证”,是指记录经济业务发生和完成情况,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依据的书面证明,包括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4)、“会计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相互联系的账页组成,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地记录、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情况的簿籍,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辅助性账簿。(5)、“财务会计报告”,是指根据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会计核算资料编制的、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报告文书。 3、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个人和单位均可构成本罪。即所有依《会计法》的规定办理会计事务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和个人,都可以成为该罪的主体。不能因为列在“妨碍公司、企业管理秩序罪”一节,就理解为限于公司、企业人员。本罪主观上是故意犯罪。客观方面要达到“情节严重“构成犯罪。侵害的客体是会计凭证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市场经济管理秩序。此外,根据会计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有关人员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也可以构成
七种证据效力顺序如下:如果非要给证据的效力排个序,那么根据法律微言以前从事法律工作的司法实践经验,效力从高到低依次是:物证→书证→鉴定意见→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电子证据→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 这么排序的依据是什么呢?主要是人!人的因素干扰越大的证据,证据的可信度越低,最为客观的证据,就要排除人的干扰。 物证书证,以现阶段的技术手段来看,是人为因素最少的证据,如果造假,通过技术手段很容易鉴定出来,因此证据效力最高。 鉴定意见和勘验检查笔录,是有专业的人,根据规则,出具的专业的意见,其在角度上比较客观公正,但是依然无法摆脱彻底的人为干扰。
离婚分居两年需要以下证据:1、一方在外居住的房屋租赁合同; 2、双方签订的夫妻分居书面协议,一定是要书面的,口头协议必须对方承认; 3、一方向另一方发出的书面分居文书,最好是用快件性质邮寄,在备注栏里注明“分居”,并且保留邮寄凭证,从邮寄之日起到提起离婚期间属于夫妻分居时间; 4、双方来往的书信、电子邮件等能证明双方感情不和分居的事实; 5、人证也可以,比如双方都认识的朋友或者亲戚,不过因为证人往往和为其作证的一方有利害关系及分居是夫妻“私事”,所以单独的证人证言难为法院采信,要辅佐以其他的证据。
“民事二审新证据规定 二审程序中的新的证据包括两种: 1、一审庭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 2、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未获准许,二审法院经审查认为应当准许并依当事人申请调取的证据。 3.虽然没有明确对逾期证据进行审查及有关程序上的要求,但审查的内容隐含在新的证据如何让判断的条文之中。二审程序中,逾期提供的证据理由能够成立的,则转化为二审新的证据。”
债务纠纷没有借条的,债权人可以利用其他证据要求债务人还款,也可以收集相关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民法典》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因此如果没有借条等书面证据,也可以用其他能够证明借款关系的证据起诉。 债权人可以搜集债务人借款时的聊天记录,或者债权人转账给债务人的记录等证据,也可以寻求其他证人证言,证明双方之间确实存在借款关系。如果人民法院审查证据后认为证据充分的,会依法受理该案件。
因债权债务纠纷起诉至法院时,应提供与债务案件有关的证据为: (一)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存在的借据、收据、借贷合同等,或者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两个以上证人证明,或者其他证据线索。 (二)担保书原件,或者负连带责任人的基本情况,以及他们现实经济状况和偿还能力的证据。 (三)抵押物的名称、数量、规格、质量及价款数额等情况的证明。 (四)债务人逾期不履行、不完全履行或者其他违反民事合同行为,以及债务人现实经济状况和偿还能力的证据。 (五)要求追回的抵押物的名称、数量、存放地点的证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