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质保金在合同中属于实质性条款。 实质性条款,是指合同的内容中对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发生实际性的影响的条款。而质保金的约定对甲乙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有实际性影响,如果在缺陷责任期内,建设工程出现缺陷,质保金将用来进行维修。因此质保金属于实质性条款。合同中的实质性条款一般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建筑工程质保金不能超过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百分之五。质保期是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 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装修工程等为2年。
质保金比例是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中约定的“质保金”,有两种不同的含义:其一是指质量保修金,其二是指质量保证金。质量保修金,是由合同双方约定从应付合同价款中预留的,当标的物出现质量问题,需要进行修理时,用于支付修理费用的资金。质量保证金,是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签订之前,预先交付给建设单位,用以保证施工质量的资金。 最新施行的《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发包人应按照合同约定方式预留保证金,保证金总预留比例不得高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3%。合同约定由承包人以银行保函替代预留保证金的,保函金额不得高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3%。
质保金是3%。建筑工程质保金是工程质量保证金又称建筑工程信誉保证金,是指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签订之前,预先交付给建设单位,用以保证施工质量的资金。建设单位全部或者部分使用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按工程价款结算总额3%左右的比例预留保证金,社会投资项目采用预留保证金方式的,预留保证金的比例可以参照执行发包人与承包人应该在合同中约定保证金的预留方式及预留比例。建设工程竣工结算后,发包人应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向承包人支付工程结算价款和预留保证金。
关于装修工程质保金的规定有:装修工程质保金比例不能高于工程价款结算总额的百分之五,具体比例由发包人与承包人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中约定;质保金与履约保证金不能同时在合同中约定等。
工程质保金是指工程发包人和承包人在合同中约定,用来对工程可能出现的缺陷进行维修的资金。在工程合同中质保金不是必须要约定的,但是一般在合同中都会约定质保金的金额,用做工程质量的保证与保修。质保金也是工程款的一部分。根据规定,发包人应通过合同约定的方式预留保证金,保证金的占比不高于工程结算价款的3%。
建筑劳务可以有质保金。质保金是合同双方约定从应付合同价款中预留的,当标的物出现质量问题需要进行修理时用于支付修理费用的资金。质保金一般为工程总造价的3%,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一至两年退还。
质保金作为特定化的货款,可以是质量保修金,也可以是质量保证金。质量保修金,是由合同双方约定从应付合同价款中预留的,当标的物出现质量问题,需要进行修理时,用于支付修理费用的资金。质量保证金,则是施工单位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签订之前,预先交付给建设单位,用以保证施工质量的资金。但是都是工程合同必备条款。
首先需参考双方签订的协议是否对该事项进行明确约定;通常来说,总价值为五万元人民币的小型建设工程并不必须要求支付质保金。 关于工程质保金的相关规定内容如下所述具体细节: 其一,在工程项目完工以前,若承包方已提前交纳履约保证金,那么业主方便不得同时再行预留工程质量保证金; 其二,对工程质保金的保留比例最高不应超过结算全额的百分之五。
履约保证金不是质保金。履约保证金一般来自承包方的流动资金,在施工前付给发包方。质量保证金是发包方与承包方在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中约定或承包方在工程保修书中承诺,在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后,从应付的建设工程款中预留的用以维修工程在保修期限和保修范围内出现的质量缺陷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