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除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情形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外,其它情况根据解除的原因不同,赔偿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1、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所称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按应发工资计算。 2、如果单位没有正当合法理由单方辞退,需要按上面标准支付双倍的赔偿金。
辞退补偿金是要缴纳个税的。 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考虑到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数额较大,而且被解聘的人员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固定收入,因此,对于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可视为一次取得数月的工资、薪金收入,允许在一定期限内进行平均。具体平均办法为:以个人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按实际工作年限数计算,超过12年的按12计算。 综上所述,通过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金要计算个人所得税,国家通过法律来明确这个问题的原因也是由于生活中发生很多这种是否缴税的的情形,这样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能够更好地实施。
在婚姻关系仍然存在期间内获得的离职赔偿金,除非有明确的另行规定,一般都应当被认定为是夫妻共同拥有的财富。
若公司拒绝支付辞退补偿金,劳动者可通过协商、劳动仲裁、诉讼三种法律途径追讨,核心在于保留证据、把握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