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不给辞退补偿金怎么要钱

劳动工伤 2025-03-15 16:10 标签: 辞退补偿金

若公司拒绝支付辞退补偿金,劳动者可通过协商、劳动仲裁、诉讼三种法律途径追讨,核心在于保留证据、把握时效。以下是具体解决方案:

一、优先协商,保留书面证据

明确诉求

直接与公司人事或负责人沟通,要求支付法定补偿金(如经济补偿金N、违法解除赔偿金2N)。

经济补偿金(N):合法解除但需补偿(如协商一致解除、裁员等),按工作年限×月工资计算。

赔偿金(2N):公司违法解除(如无合法理由、未提前通知等),按2倍经济补偿金计算。

证据留存

要求公司出具书面辞退通知(如拒给,可录音、保存微信/邮件记录)。

留存工资条、社保记录、考勤表等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标准的证据。

二、申请劳动仲裁(关键步骤)

若协商无果,需在1年仲裁时效内(自知道或应知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申请仲裁。

仲裁材料

仲裁申请书(写明诉求、事实理由)。

证据清单:劳动合同、辞退证明、工资流水、工作记录等。

身份证明(身份证、公司工商信息)。

仲裁流程

向公司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

仲裁委受理后组织调解或开庭,45-60日内结案(复杂案件可延长)。

三、不服仲裁结果可起诉

若对仲裁结果不满,可在收到裁决书后15日内向法院起诉

诉讼重点:补充新证据(如公司恶意辞退的录音、证人证言)。

执行保障:胜诉后公司仍不支付,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查封财产、冻结账户)。

四、补偿金计算标准

月工资基数

按离职前12个月平均应得工资计算(含奖金、津贴等货币性收入)。

年终奖是否计入:若属于固定工资组成部分且在12个月周期内发放,应计入;浮动奖金或周期外发放的,一般不计。

工作年限计算

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半年按0.5个月算,满半年不满1年按1个月算。

五、注意事项

时效风险

超1年未申请仲裁,可能丧失胜诉权(除非公司未提出时效抗辩)。

恶意拖延对策

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处理更快,可责令公司限期支付)。

联合其他被拖欠员工集体维权,增强证据效力。

公司拒签辞退通知

继续上班并录像/拍照,若公司强行阻拦,可主张“违法解除+赔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1994年版)》》第九条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郭利兵律师

郭利兵律师

江西添翼律师事务所

债权债务 公司法务 刑事辩护 合同纠纷 损害赔偿
咨询律师
更多>> 相关精选法律百科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