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达成的以物抵债协议未被履行的,债权人可申请执行原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根据《民事诉讼法适用意见》第二百六十六条,一方当事人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在执行中
认为认定有效或无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情况大致有三种: 1、工伤发生后,如果用人单位既未向主管部门上报,又未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认定工伤,在这种情况下的协议是无效的。依据《合同法》第52条第(五)款规定,该协议自始无效。 2、工伤发生后,如果用人单位及时向行政主管部门上报,并启动工伤认定程序,这种情况下的私了协议是有效的; 因为劳动法赋予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自行和解的权利
居间人违反合同约定义务的,应当根据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违约赔偿责任。 《合同法》第425条规定:居间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要求支付报酬并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里的“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应指的是有关房屋的权属情况、面积、售价、质量等房屋重要信息,而不能扩大理解为所有的房屋信息。而且应当注意居间人的赔偿责任仅仅限于故意隐瞒和提供虚假情况两
签订交通事故赔偿协议后,受害人仍然可以到法院起诉,要求保险公司和肇事方赔偿。法院会立案受理,审查后,区分情况进行处理。 法院立案受理,审查后,将会区分下列情况进行处理: 一.保险公司未参与签订赔偿协议的,会判决保险公司在保险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 二.保险公司参与签订赔偿协议的,如果经查明受害人是受胁迫签订赔偿协议的,法院会判决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如果经查明受害人未受胁迫的情
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成年或子女能独立生活时止。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养费。 《民法总则》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离婚协议书是男女双方经过协商达成的关于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承担的一致意见,只要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经男女双方签字认可后对双方均具法律约束力。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八条: 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因履行上述财产
自行达成事故赔偿协议需要符合: 1.协议签订时是否考虑到将来可能出现的伤残等因素。 2.协议约定的赔偿款是否考虑到以后可能出现的新伤情。 3.协议签订者是否确实存在经验和技能严重缺乏。 4.看协议是否造成实际损失和预期损失的巨大差异。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第二十三条第二款,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
刑事案件中双方达成何解判免于刑罚后不能再上诉,即不能再追究其法律责任,如果被告人与原告之间达成了和解状态,原告签订了谅解书,被告人就可以免于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股东与公司(有限)达成公司定期向股东支付固定股息的协议是否有效的问题:未违反效力性强制规定,在股东与公司之间有效。 1、违反“无盈不分”之公司利润分配原则而无效。 2、契约应守,未违反效力性强制规定,在股东与公司之间有效。 【法律依据】 《公司法》第二十八条,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
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步骤如下: 1、书写起诉状; 2、到管辖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相关材料; 3、调解; 4、调解不成的,开庭审理; 5、法庭调查; 6、法庭辩论; 7、法庭调解; 8、宣判。 【法律依据】 《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