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过失犯罪的犯罪分子进行特赦的,犯罪分子不承担刑事责任,而不是减轻处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不法侵害是否包括过失犯罪,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法律规定要承担侵权责任的,是属于不法侵害。
因车主的过失犯罪而导致事故发生之后保险公司是否赔偿,往往要根据事故购买的保险跟肇事者具体的法律责任来进一步确定。 保险公司不赔的主要原因有几点: 第一,带病投保且没有告知。这种情况被保险公司查出来,一般就不赔。 第二,职业工种告知不实。投保的时候是一个高风险工种,比如建筑工人,但告诉保险公司是办公室内勤。这样的情况,保险公司一般也不赔。 我国《保险法》规定了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但同时规定,订立保险合同时,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保险合同的条款内容,并可以就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因为实践中有的投保人对保险公司提供的格式条款的理解不是很准确、充分、所以法律规定保险人必须向投保人说明合同条款的内容,据此可知,保险法中所说的“如实告知”并不是主动告知,如果是因为保险人没有说明,没有询问而未能“如实告知”,保险人应该承担责任。
职务犯罪有过失犯罪也有故意犯罪。一般情况下大多为故意犯罪。 职务犯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其中包括很多罪名,不同的犯罪行为构成不同的罪名。凡是主观上存在故意的,明明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是犯罪行为而为之的,都属于故意犯罪。 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
过失犯罪不支持精神抚慰金。因受到犯罪侵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精神损失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无证无照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承担主要以上责任,构成交通肇事罪,而交通肇事罪是属于过失犯罪。
职务犯罪有过失犯罪也有故意犯罪。履行职务中可以构成过失犯罪也可以构成故意犯罪。
过失犯罪必须要致危害结果发生,符合既遂标准,不存在未遂的形态。
过失犯罪没有共犯,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过失犯罪也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单位有权与之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39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