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分包合同一定无效。我国法律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而违法分包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所以违法分包签订的合同应当是无效合同。
在建设工程领域,违法分包行为将导致相关方须承担连带法律责任。
认定违法分包行为的情形分别有:发包人将由一个承包人完成的建设工程支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数个承包人;承包人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转包给第三人或者将其承包的全部建设工程支解以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包给第三人;承包人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等。
依据法律规定进行分包的就是合法分包,是有效的。 不符合法律规定而进行分包的,就不合法。 分包必须取得发包人的同意; 分包只能是一次分包,即分包单位不得再将其承包的工程分包出去。
承包人违反分包工程,分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工人发生事故造成工伤的,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由工伤保险基金和分包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分包单位没有支付保险,又不承担赔偿责任,承包人赔偿后,可以向分包单位追偿。
认定违法分包如下: (一)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的; (二)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部分建设工程交由其他单位完成的; (三)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的; (四)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再分包的。
违法分包人的法律责任:1、转包人因非法分包建设工程所获取的非法所得要予以没收;2、承包单位将承包的工程分包的,或者违反本法规定进行分包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
《民法典》规定违法分包合同无效在存在仲裁协议或仲裁条款的情形下是可以仲裁的。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有仲裁协议;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在违法分包受到工伤时,受害者可以直接向前用人单位提请工伤赔偿,同时亦可以起诉包工头和前用人单位共同赔偿损失。 受害者必须考虑违法分包的资格,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对此给予相应的法律保护,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违法分包,法律有以下明确规定: 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的; 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中未有约定,又未经建设单位认可,承包单位将其承包的部分建设工程交由其他单位完成的; 施工总承包单位将建设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分包给其他单位的; 分包单位将其承包的建设工程再分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