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者没有必然联系。退赃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量刑时的一个减轻量刑的情形,批捕是由检察院审查案件材料,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就会决定批准逮捕,退不退赃都不会影响批捕。
留置期间退赃是积极悔过的一种表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之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对于退赃、退赔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退赃、退赔行为对损害结果所能弥补的程度,退赃、退赔的数额及主动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其中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视情况而定。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如违法所得数额、造成损失的大小等,并结合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依法判处罚金。 罚金的缴纳分为五种情况: 1、限期一次缴纳,主要适用于罚金数额不多或者数额虽然较多,但缴纳并不困难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罪犯在指定的期限内将罚金一次缴纳完毕。 2、限期分期缴纳,主要适用于罚金数额较多,罪犯无力一次缴纳的情况。 3、强制缴纳。判决缴纳罚金,指定的期限届满,罪犯有缴纳能力而拒不缴纳,人民法院强制其缴纳,强制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等。 4、随时追缴。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 5、减少或者免除缴纳。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缴纳确实有困难的,可以酌情减少罚金数额或者免除罚金。
缓刑,全称刑罚的暂缓执行,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盗窃3000元,涉嫌盗窃罪,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初犯,立案前已经退赃,如果取得被害人的谅解书可以判缓刑。
“是否有能力退赃和判处缓刑没有必然联系。判处缓刑需要符合法定条件,具体是否符合条件,由司法机关决定。退赃不是判缓刑的条件,只要符合条件的可以判缓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家属不退赃的后果:无法帮助犯罪嫌疑人从轻或者减轻刑罚,对犯罪嫌疑人的判刑,会依据犯罪情节、犯罪手段等的情节量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
诈骗15万退赃是可以减刑。 退赃,获谅解,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如果双方能达成刑事和解。法院将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礼道歉以及真诚悔罪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 《最高法〈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常见量刑情节的适用 1.对于积极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并取得谅解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偿能力以及认罪、悔罪程度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积极赔偿但没有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尽管没有赔偿,但取得谅解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以下;其中抢劫、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的应从严掌握。 2.对于当事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七条达成刑事和解协议的,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礼道歉以及真诚悔罪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犯罪较轻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处罚。
诈骗15万退赃减刑。行为人有诈骗他人财物15万元的行为,后有积极退赃,是有可能减刑的。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退赃,获谅解,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如果双方能达成刑事和解。法院将综合考虑犯罪性质、赔偿数额、赔礼道歉以及真诚悔罪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50%以下。
退赃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的,如果当事人所祸赃款由家属获益或保管的,法院将强制追回,如果当事人家属未获益或未保管的,则由当事人家属自行决定退赃与否。
诈骗罪的案件中不可以不退赃款,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