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由承担事故责任的人赔偿。但一般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然后是商业保险,不够的由侵权人承担。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公安机关得到报告会迅速到达交通事故现场,依法进行勘查、取证,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在规定时间内(轻微事故5日内;一般事故15日内;重大、特大事故20日内必须作出责任认定。如果因交通事故情节复杂不能按期作出认定的,须报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分别延长5日、15日、20日),依法作出决定并及时下达《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道路交通事故的归责原则是: 一是过错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是以当事人的主观过错为其构成侵权行为的必备要件的归责原则; 二是过错推定责任; 三是无过错责任原则; 四、公平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是指损害双方的当事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都没有过错,但如果受害人的损失得不到补偿又显失公平的情况下,由当事人分担损害后果。
两车相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陈述材料填写步骤:1、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或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XX编码等个人基本情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周围的重要环境、天气、道路状况。3、当事人及对方当事人的交通方式、车辆的行驶方向、所要达到的目的地。4、发现险情的路面情况及采取的安全措施。5、驾驶证的准驾类型、办理时间,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及车辆类型、牌照号码。6、预估事故的损失情况,抢救伤者和财物的基本情况。7、有关目击证人的情况及证人姓名、地址、联系电话。8、亲笔人或代笔人签字捺印。撰写事故经过日期。
在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应这样处理:1、当事人应当立即对现场伤员进行救助;2、向交通管理部门或执勤交警报案,并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3、保存现场证据;4、配合保险公司进行勘查定损修理等工作;5、与保险公司协商后续理赔事宜。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的规定如下:《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五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争议的期限为10日。调解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书送交各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共同签字后生效;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制作调解终结书送交各方当事人。
对事故责任认定书不服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道路交通事故证明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当事人逾期提交复核申请的,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1、残疾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居民人均收入×伤残系数×赔偿年限 2、死亡赔偿金=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20年 3、丧葬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 4、被扶养人生活费=受诉法院所在地人均年消费性支出×抚养年限 5、住院伙食补助费=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天)×住院天数 6、医疗费赔偿金=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 7、误工费=受害人误工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 8、护理费=医疗当地护工同等级别护理劳务报酬标准×护理天数 9、残疾辅助器具费=适用普通器具的合理费用 10、交通费=实际发生的合理费用 11、住宿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
1、残疾赔偿金,是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居民人均收入、伤残系数、赔偿年限来计算的; 2、死亡赔偿金。是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人均收入来计算的; 3、丧葬费,是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来计算的; 4、住院伙食补助费、医疗费赔偿金、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辅助器具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