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继子女与继父或者继母形成抚养关系了,则其对继父或者继母的遗产享有继承权;反之没有形成抚养关系的,则继子女对于继父或者继母的遗产就没有继承权。
孙子辈一般不可以继承爷爷的遗产,爷爷去世,如果没有立遗嘱的话会由其配偶、子女、父母继承。在孙子女的父亲,也就是爷爷的儿子去世的情况下,可以由孙子女通过代位继承或转继承继承爷爷的遗产,但是继承的比例是孙子女的父亲从爷爷处继承的比例。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如果有遗赠协议,且受遗赠人接受遗赠,那么被继承人的遗产应当由受遗赠人继承,继承的遗产范围和继承方式应当按照遗赠协议处理。如果既没有继承人又没有无人受遗赠,遗产应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如果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多尽赡养义务是可以多分遗产的。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儿媳一般不可以继承公婆的遗产。但由如下情况的除外: 1、公婆订立合法遗嘱,指定儿媳为继承人的; 2、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应当将儿媳视为作为法定的第一顺序继承人; 3、对公婆扶养较多的儿媳,可分给适当的遗产; 4、其他情况。
《民法典》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出嫁的女儿当然有权继承父母的遗产。 法定继承中,继承权男女平等。对于父母的遗产,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也不论已婚或是未婚,在继承父母的遗产时,女儿与儿子享有平等的权利。
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判决解决。未成年或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子女需要法定代理人代为签字,成年且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子女拒绝签字或无法签字时,法院可通过强制执行程序来确保继承权益的实现。
不赡养老人遗产法院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继承的父母遗产,如果遗嘱没有约定给夫妻一方的,应当认定为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双方都有权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