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复陷害罪量刑标准是依据具体行为和情节。根据《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的规定处罚报复陷害罪。 具体内容是:《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 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报复陷害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或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报复陷害他人的目的。 【法律依据
报复陷害罪侵犯的对象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报复陷害罪的数罪问题的界限: 报复陷害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 1、主体要件不同。报复陷害罪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诬告陷害罪的主体则可以是任何公民。 2、犯罪目的不同。报复陷害罪的目的是打击报复陷害他人,而诬告陷害罪的目的则是意图使他人枉受刑事追究。 3、犯罪手段不同。报复陷害罪必须是基于职务,滥用职权或假公济私,诬告陷害罪则不要求必须利用职权。 4、陷害
向公安机关申请复议; 向检察院申请立案监督; 若符合自诉条件,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 必要时向上级机关或司法机关申诉。 建议结合具体证据情况,优先通过检察院立案监督程序推动案件进展,并注意避免因程序瑕疵导致权利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