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自占用他人土地是违法行为,我国民法典规定: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侵占、哄抢、破坏。未经同意占用他人土地的,属于侵权的行为,被占用人可以要求占用人返还土地,恢复土地原状和赔偿损失。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个人承包的土地归个人使用,他人没有权利无补偿的使用个人承包土地。发生纠纷,可以申请调解或者仲裁,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当事人不愿协商、调解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非法占用土地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超过批准的数量占用土地,多占的土地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发生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如果查明无欺诈、显失公平情形存在,房屋买卖合同有效;对于将房屋出售给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人员的,如果取得有关组织和部门批准的,可认定合同有效。
集体土地买卖合同是无效的,因为集体土地是不能买卖的。
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的区别是: 1、所有权人不同:国有土地的所有权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体公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人是农业集体经济组织; 2、用途不同:国有土地使用方式主要有2种。 一是他用,即通过使用权出让或划拨,用于经济发展或社会发展; 一是生产工作自用,用于建造办公场所、公益设施等。集体土地的使用方式也可分2两种,他用与国有土地类似,即将使用权转让、出租,获取收益; 自用方面则与国有土地不同,除了可以生产工作自用外,还可以进行生活、经营自用,如作为宅基地分配给成员、建设集体住宅、娱乐设施、经营设施等; 3、收益渠道不同:国有土地的收益主要来自出让使用权获得的出让费。集体土地收益既有使用权他用的转让、出租收益,又有自用土地及其附着物经营收益。
村集体土地个人种树是违法的,农村的土地分为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农业用地是直接或间接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的土地,又称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养捕水面、农田水利设施用地,以及田间道路和其他一切农业生产性建筑物占用的土地等。 我国《土地管理法》第31条、第36条规定,国家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严禁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沙、采石、采矿、取土等。禁止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综上,在农村土地种树要分清土地性质,在基本农田上种树是违法的。
集体土地被征用,土地补偿款是补偿给集体平均分配。 我国法律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归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征收土地的安置补助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员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和使用。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合法程序如下: 一、书面告知征地情况 二、征询村民意见 三、实地调查与登记 四、拟定“一书四方案”并报批 五、张贴土地征收公告、安置补偿方案公告 六、就补偿安置方案征求意见组织听证 七、修改后的补偿安置方案依法报批 八、土地补偿登记手续的办理 九、支付补偿安置费用 十、土地交付 我国法律规定: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集体土地房屋拆迁补偿标准规定是:集体土地房屋拆迁应当支付土地补偿费、房屋补偿费及装修费、安置费和搬迁费、困难补助和奖励、房屋内各项家电移机补偿、非住宅房屋营运损失补偿,房屋补偿费按平方米单价计算,周转补偿费按被拆迁房屋住户的人口每月予以补贴,奖励性补偿费按国家政策确定。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集体土地征收有补偿,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农村村民住宅补偿费、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和青苗补偿费,一并安排集体土地被征地人群的社会保障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