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一般应当承担停止侵权、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侵权责任。公民的名誉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社会评价享有的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侵犯名誉权,主要表现为侮辱和诽谤两种形式。侮辱是使用暴力或口头、文字等方式公然侮辱他人,损害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
建议及时向警方报案处理,如果伤情鉴定为轻伤害以上(包括轻伤),打人者已涉嫌故意伤害罪,依法应被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立案后,你们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当然你们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如果伤情鉴定为轻微伤,你们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同时可以要求给予行政处罚。
要看骂人的情节严重程度。一般情节轻微的不会拘留,如果公然侮辱他人,且情节较重的,按治安管理处罚法四十二条一款二项规定拘留,同时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
如果骂人的行为被认定为构成犯罪,那么将会根据具体的犯罪情节来判刑。一般而言,骂人属于民事侵权行为,公然侮辱他人属于治安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并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骂人一般不属于寻衅滋事,但如果在公共场合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就会构成《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会判处五年有期徒刑。
在朋友圈骂人构成侵权。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及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名誉权,对他人造成不良影响。造成不良影响的,相对应的承担侵害责任。
在通常情况下,故意骂人是个人道德及素质问题,受道德的谴责,公安机关不会处理的。但是如果骂人的情况比较严重,到达了辱骂的程度,公安机关可以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行政处罚,但在实践中,如果被骂者报警,要求公安机关进行处理,公安机关也会对当事人进行调查,并制作笔录,同时责令骂人者赔礼道歉,骂人者如果态度极其恶劣,例如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的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的等等,公安机关也可以对其进行罚款或直接进行行政拘留。
一旦对方这种骚扰短信超过三条,可以直接到当地派出所报案。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是可以向民警报案的。派出所将会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骚扰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在微信中发生辱骂他人的行为,原则上可以作为刑事案件进行立案调查。 然而,要满足立案所需的法定要素并未达到情势严重的程度,例如受害者可能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经历精神方面的折磨,甚至造成其声誉受损等负面效应。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和法律法规的规定,立案侦查须同时具备两个基本因素: 首先,必须存在符合刑法构成要件的犯罪事实; 其次,该犯罪事实必须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立案仅仅是正式启动后续执法程序的第一步,其中所涉及的犯罪事实应仅限于实际发生的已经对社会利益造成威胁的行为。 而且此种违法行为必须触犯了刑事法律规范,并且对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骂人被录音可以起诉,一般的侮辱谩骂,未造成实际严重后果的,一般是不够成犯罪的,也难以构成民事上的名誉权侵权,公安或者法院是不予受理的,只有被人谩骂,侮辱且自身的名誉受到了严重诋毁,造成了比较恶劣的社会影响比如被人骂了街坊四邻都真的误以为自己是非常坏的坏蛋等,这个时候才可能被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