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法律咨询、律师咨询

搜索 咨询

拒绝广告打‘擦边球’打击虚假宣传

其他 2022-05-11 08:48 标签: 广告 监管


无论是看电视还是在手机上浏览软件,都会出现广告,而且广告的植入种类繁多,各种剧情和宣传语,渐渐地用户们也会被有趣的广告模式吸引,所以现在的广告植入相对于以往来说有很大的不同。

目前,部分植入式广告存在忽视影视情节、植入式广告过长等问题。这不仅会降低观众的观看体验,还可能涉嫌违法违规,潜在存在虚假夸大宣传、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风险。要从保护用户合法权益、规范广告市场秩序等方面进一步规范植入式广告。

一直以来,我国在严格规范广告活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大量努力。2015年修订广告法,全方位监管广告;2016年,《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和《公益广告推广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去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回应社会关切,进一步强化了弹窗广告、植入广告“一键关闭”等领域的制度规定。这些法律法规为植入式广告的规范和治理提供了制度基础和依据。


但是,一些与植入式广告相关的具体法律规定仍然处于模糊地带,比如植入式广告的长持续时间,以及不同情况下植入式广告的性质等。基于此,相对于选择代言普通广告时的慎重,一些明星、名人往往随意代言广告,防范违法虚假代言风险的意识不强,导致“翻车”闹剧频发。广告主往往有意无意地打法律的“擦边球”,给相关部门的监管带来一定的挑战。

让植入式广告始终处于法律的监管之下。一方面,管理部门要更新监管规则,加强监管,让植入式广告逐渐走向规范;另一方面,广告主和产品代言人也要增强社会责任感,谨慎对待植入式广告。近期,各地相关部门开始采取措施,细化和加强植入式广告的管理规则。不久前,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商业广告代言活动合规指引》,指出在含有商业植入广告的综艺节目中,参演明星艺人、社会名人以个人名义对植入商品和服务进行推荐和证明,符合广告代言人的界定,应当履行广告代言人的法定责任和义务,准确规范代言活动。

同时,要让植入式广告更加规范,离不开运营平台,节目制作人自觉形成对法律和市场规则的尊重和敬畏,有效“封闭”广告内容,自觉遵守法律边界。只有赢得口碑,才能赢得市场。把消费者的权利、体验和社会责任扛在肩上,对法律和规则保持敬畏之心,是商家行稳致远的必然选择,也是赢得用户、走向长远的关键。


在线法律咨询
示例
[北京]推荐律师
更多>> 相关法律咨询